第47章:偶遇于禁(第 3/4 页)
“莫非这位兄弟也想买个官做?”一只青年大汉在旁边问道
“是啊,兄台也有意于此?”张健反问
“唉,只可惜官价太高…………”对方显然不是什么有钱人
张健看他身材魁梧,体型壮硕,应该是练武之人,若是结拜为兄弟,便有了个贴身保镖。
自己带着几十金(花了不少),难免被歹徒盯上,所以还稳妥为好。
“相逢即是有缘,在下想请兄台到酒楼畅饮一番,有事请教一二,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啊?”
“在下免贵姓于,单字名禁,字文则!”
“于禁???”
“正是!莫非兄台认识在下?”
张健赶忙摇了摇头,心里却是一阵狂喜,妈地,一位名将居然让老子碰上了。
于禁是泰山钜平人(泰安以南),想到奉高来某个差事,只可惜所有看得上眼的差事都明码标价了。
历史上于禁在樊城被关羽来了个水淹七军,最后投降,被人所恶。
不过张健却不这么看,关羽要是被东吴俘虏后投降,刘备再花钱赎买过来便可。
即便前期丢了荆州,只要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都在,还怕荆州夺不回来?
关羽一死,张飞跟着就死了,然后黄忠也受了连累,五虎上将去其三,蜀国还折了几十万大军。
正所谓留人失地,人地皆得;留地失人,人地皆失!
如果不投降,被对方给砍了,倒是占了大义,可所有大将不都成了一次性筷子了么???
所以张健非常理解当时于禁的做法,只要知耻而后勇就行了,无需争一时之长短!
当年在宛城,曹襙遭到张绣的偷袭,长子曹昂与大将典韦都当场战死。
各部被打得丢盔卸甲,屁滚尿流,唯独于禁所部仍井然有序,足见其治军得法。
“不知于兄今年高寿???”
“不敢,在下二十有一!兄台……”
“在下张健,字……文韬,二十有五!”这货想起文韬武略,就摘了半截表成了字。
“兄台,大在下四岁,在下要称呼兄台为大哥!”
“客气!你我颇有缘分,如不嫌弃,不如结拜如何,今后也要有个照应!”
“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