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武庫禁兵皆在蘭錡(第 4/4 页)
为什么要秘密回京呢?很显然西线兵马和前敌军官的调动,要通过枢密院,也就是必须得到枢相童贯的认可。
童贯这家伙嘛……估计范大老目前还没有来得及搞定他。
童大统领的地位比小老范高得多啊!小老范显然是没本事给童枢相洗脑。所以,暂时只能偷偷搞些小动作。
恰好今年是大宋帝国的改革求变之年,军事战略部署上正在秘密进行南水北调的大动作,啊,是西兵东调。
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肯定瞒不过契丹人的耳目。
化整为零,秘密拆迁,这无疑是当前最优解。
历史上,这项秘密拆迁工程确实是做过的,最后却没能做成。
做到一小半,宋江方腊起义就爆发了,紧接着就是宋辽战争和宋金战争。
作为战争发烧友,飞哥在论坛上看到过这么个说法:宣威军一百二十个指挥使,完全拆散,散布在河北、山东、两淮、两浙,以及江苏、江西。
正是因为大宋精锐兵马战斗力分散,一时难于聚齐。
种师道、种师中、李纲、姚平仲之流,又仗着大宋兵马账面上数字大得吓人,全不把围攻太原的完颜宗翰六万骑兵放在眼里。
一时尚未来得及完成勤王兵马的大部聚集,急于立功,不肯轻易失去每一寸国土,于是就分拨分批的,将五万十万的援军,一股一股地派去太原参战。结果被完颜宗翰一个个地各个击破,连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也战死在太行山下。
这场决定性的大败仗,按李团长的说法就是,添油战术,要不得,这是担沙填海,这是个填不起的无底洞。
其实,太原大战,就很像是明清形势逆转的萨尔浒大决战。
大明也是盲目自大,瞧不起女真人,分四路围攻奴酋。结果四路兵马被女真人骑兵,一股一股挨个儿吃干抹净。终于导致了大明帝国的加速崩溃。
特么的蒯飞就有点想不通了!咱汉族哥们儿怎么就这么糊涂?跟满族哥们儿之间的战争,怎么能两次跌倒在同一个坑里?这实在也太丢人啦!跟东北那疙瘩的满族哥们喝酒的时候,只怕要被对方给笑死。
这个错误,必须得纠正。
武大郎自己是受制于传说中时空局的监管压力,不可以自在乱来。但范大老可以的呀!看目前这个节奏,范大老很有大智慧,他好像已经在未雨绸缪,为十多年后的这个大逆转,预埋伏笔了?
所以……在孟阳岗国家化工大学,遇到乔装成道士的劉錡同学,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怒赞的事情?
如果刘元帅能够早点发迹。提前取代李纲和种家兄弟,成为靖康之战的指挥官,这个令人郁闷的历史错误,是不是很容易就纠正了呢?刘锜的战法是以稳健而著称的。又不会像岳飞那么乱得罪人。这真是天赐我宋的理想人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