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萧太后之怒(第 4/4 页)
战役临近尾声的时候,完颜阿骨打带着他的儿子和五百名女真骑兵出现在了战场上。东北女真人的黄龙旗帜出现在地平线上第一刻起,萧太后直接就投降了。虽然金兵仅仅只来了五百骑而已。大辽已经注定灭亡,又何苦多造杀伤。针对童贯的最后一战,萧太后已经成功挽尊,再也不做其他念想。这一役,和数百年后的山海关一片石大战,几乎是一模一样。吴三桂为了陈圆圆怒发冲冠,跟李自成之间拼死展开挽尊大战。当黄龙旗帜出现的时候,李自成就溃败了,吴三桂就跪降了。这个满清八旗,恰好也就是金国女真人传下的后裔。他们连旗号都是一模一样的。
于是大宋没能抢到手燕云十六州,水浒传里边宋江打败萧太后什么的剧情根本就不是施老师写的,那完全就是狗尾续貂人瞎掰出来用来自我安慰的,大-韩-民-国-风。
接下来,宋金两国这时候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盟友关系,于是就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外交斡旋。
因为是女真人虽然拼掉了大辽,自身也奄奄一息,急需休养生息。于是完颜一家子含着极大的怨气同意与大宋平分燕云十六州地盘。紧接着,女真人花了不到十年时间来恢复战力,刚一恢复,就挑起了宋金大战。站在女真人的立场上看,这宋人确实恁不要脸。说好的合力攻辽呢?泥煤的让我一个人去送死。等到我付出惨重代价打赢了吧,你倒来抢福利了。也就是女真人当时精疲力尽,不敢跟大宋当即翻脸。临时忍了这一口气。元气稍稍恢复,立码就跟不要脸的宋人清算旧账来了。这结果,就是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的悲剧种子,就是童贯在政和元年埋下来的。
然而童贯又前瞻不到后来竟然会是个那样的结局。在童贯的视角里,这一策,其实是安邦定国的大好妙计。
蒯飞虽然不熟历史,作为中二少年却很热衷于战争八卦,对这一节倒是颇有所闻。
都说历史是个裱纸,历史其实是可以随便改写的。蒯飞觉得童贯这么玩,倒也没有方向上的大错。他错就错在,事先不晓得金兵的战斗力竟然那么强,没料到十万乃至百万大宋禁军如此地不堪一击。
倘若大宋兵马变得来不是那么不堪一击呢?倘若童贯顺利拿下了萧太后……倘若种师中、种师道兄弟两个不要在太原城下被粘罕斩首,反过来斩了粘罕……那么,童贯其实也可以成为伟大战略家的吧!
扯远了!蒯飞对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碍于资质差、本钱小,武大郎此刻哪有过问天下纷争的那个资格。蒯飞更感兴趣的,是这政和元年出现的第五件大事儿。
这一年在社会生产力方面恰好也有了巨大飞跃,技术方面出现了一项注定要名垂青史的,极其流弊的,极其值钱的,工艺新突破。
这就是!传说中后世苏富比拍卖行动辄以上亿价格成交的,我们周董深情讴歌过的那个:青花瓷!
北宋官窑,于这一年,正式成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