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太祖的兵法(第 3/4 页)
这时候,镇子的另一侧,也就是这个要塞群真正想要防御的,通往梁山的方向,冒出了炽烈的火光,接下来是此次比附的沉闷轰鸣声。
梁山众果然受到了穿越犯的影响,他们是弄出火炮来了吧?
炽红和橙黄的火光,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不断闪耀,把夜空中的黑影照得来好像抹上了一道又一道血色的镶边。
炮声隆隆。
但大地没有震颤的那种壮丽感,梁山众的火炮出力还是太小。火药品质也欠商榷,从火光的色泽上看就能知道。他们甚至弄不成刺眼耀目的白色光焰来。
不过,摧毁寨门,大规模杀伤冷兵器时代的密集步兵,并压制黑暗中躲在寨墙后弓箭手们的反击,这几个效果是很容易实现的。
梁山距离此地不到五十华里。
蒯飞在这里墨迹的时间够长,梁山来人早就应该赶到的。只是飞哥本以为梁山会让武松和时迁越过封锁线过来接个头什么的,没料到竟然出动了数量惊人的炮队。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姗姗来迟。
这年月的炮身肯定沉重无比,在这沼泽地形转运艰难。五十里的搬运,大概也费了若干小啰啰们不少的苦力气吧。
炮声大作,民团也就放弃对山神庙杀人恶徒的大规模清剿,掉过头跑去守寨。
张秋镇的防御模式十分奇特。
并没有建设闭环的圆形或者长方形城墙体系。
唯一的大道当中穿过。仅仅只有在远端和近端,矗立着两座X2厚墩墩的土堡。两座土堡之间是巨木拼接的两重栅栏。
前后两道栅栏与木栅构成的门户,中间一条大道,构成了一个杠铃型。
在杠铃中段的大路两侧,全是泥潭和水洼。
也许是无休止的洪水导致当地人放弃填湖造地的想法,也许是有着更复杂的传统派学术考虑,总之,镇中央主干道的两侧,不是鳞次排比的房屋,而是无数水坑和泥沼。隔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泥沼,当地人建设起超过二十座约莫有二十四或者二十五六座由厚厚土墙夯成的土堡。
说是土墙,其实已经大大超逾了“墙”这个词本来的定义。
这根本不能算墙,而是厚实的土坡。
沼泽地里成群的土堡背后是庄院。由栈桥与大路相联。倘若栈桥被毁,也可以用筏子强行通过多数水潭。甚至涉水而行也是可以的,但只有本地人知道哪里可以踩在没膝的泥水中安然淌过哪些地方不能走,误入就会被淹死。
很明显,官府或者镇民中也有高人,早已放出探子探知了山寨火炮的性能和威力以及射距。
镇中的交通像是威尼斯,又像是江南周庄。
梁山贼寇无路如何也没有办法逐个攻破每个土寨。最多只能攻破前后两道寨门。
身披重胄倒是可以在两道寨门告破之后,强行从大路上闯过。然而,这段路上会一直遭遇庄院弓箭社的狙击。马匹和缺乏可靠护甲的喽啰们,在经过杠铃中臂的时候,完全被动挨打,这条横贯镇子的大路,是一条死亡之路。
反过来,梁山众的火炮队似乎缺乏有效办法打破厚重如山坡一般的土垒。
按常规战法,炮火获得压制性优势之后,终究还是要步兵去夺取一个个的火力点和支撑点。现在这镇中大路的两侧,有二十多个庞大的支撑点,以黑夜中危险的泥沼为阵地。有效地阻挡了梁山众的攻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