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光芒万丈(第 2/4 页)
譬如卖水果和卖冰薷饮的,这都是典型的季节性生意。夏日里出入青楼瓦肆,给姐儿们带去清凉饮料和新鲜水果的,都是郓哥儿一流的帮闲少年。
又譬如禁军派出教头,利用农闲时节去辅导地方上的团练,大搞民兵军训项目。这教头下乡,那可是没马骑也没牛车坐的,得自己走路下乡。
即便是禁军马兵教头,也不能把军马随时带在本人身边。就好像110出警才能开警车,并不能下班的时候把警车开回自己家里去一样的道理。
那这些教头下乡组织军训,是要打包行李,把铺盖卷儿背起走的。就好像九十年代民工潮一样。九十年代的民工下广州,都背着花花绿绿绣着鸳鸯牡丹的大红铺盖。
教头们是不屑于自己背铺盖的,那形象恁地是傻。所以就会雇佣些帮闲的少年,替他拿行李。
所以这样的帮闲少年圈子里,自然而然就发育出“包打听”业务来。
不过“包打听”这么个说法,却是来自后世上海滩黄金荣、杜月笙时代,那是租界华捕房开展的专项业务,包打听是个上海地方话。
大宋当然不管这个叫做“包打听”,却是叫做“闻人“。与“报人“相区别。
“报人“指的是专门为进士及第的学生,第一时间赶去报喜邀赏的职业吹鼓手。
后世所谓新闻,新闻人,记者之流,都是来自于“闻人“这个典。
据说春秋反动学术权威孔老二在世时,公开宣扬奴隶主地主阶级统御学说,革命领袖少正卯同志则举办了山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一针见血地大胆预言腐朽黑暗的奴隶制度必定灭亡。
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孔老二,鲁之司寇。
革命烈士少正卯同志痛斥黑暗的旧社会,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良心支持。以致于孔子学院的学生全都跑了,不听孔老二的教条,跑去听革命闻人发布的新闻。史称“三盈三空”事件。
然后孔老二就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污蔑少正卯聚众结社、鼓吹异端邪说、淆乱尊卑是非,将革命烈士少正卯同志推上了反动派的刑场。
革命群众迫于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专政,为了偷偷纪念少正卯烈士,从此就转入地下活动。秘密从事这种地下新闻活动的,专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黑幕的,就被称为闻人。
汉朝以后,这闻人阶级就形成了家族和姓氏。少正卯同志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河南洛阳,以及浙江宁波。
现如今无数浮客涌入东京,这些革命闻人们,也就春雨润物细无声,悄悄混进了封建王朝的首都。在底层无产阶级工农群众中,悄悄发展起四通八达的地下消息网。
因为孙胜利是革命小将的出身,所以凡事都喜欢按照阶级斗争的逻辑来看待。其实东京城里哪有什么地下党,不过是一大群热爱八卦绯闻的北宋小流氓而已。
潘店史家巨胜饭店,也就是这个地下交通网络上的一处重要节点,也即是地下交通站。
孙胜利看过的电影不多。革命年代,能看的多是些谍战片和抗战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之类。野火春风斗古城什么的,地下党都是有秘密交通站的。
所以我们孙哥想要找人打听武大郎夫妇的去向,最妥当的办法就是来找史大郎帮忙。
史大郎的媳妇儿,那个李睡兰本人就是战斗在瓦子战场上的女特务。
我们孙哥还是有节操的,心想这动不动就接客卖肉的女子,显然不能是光荣的地下党,只能算成是女特务。女特务也是可以弃暗投明的嘛。
巨胜饭店里数十名帮闲当中,起码有十来个,都曾经给禁军教头们当过童仆,又或者在樊楼、孙羊这些地方卖过冰薷水果。
地下党的小交通员,按例都是伪装成电影院门口卖香烟的小男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