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化学士(第 2/4 页)
换了别的什么人,也许还真不敢担这个保。恰好林真人就是可以做得到。他可以拍胸脯担下这么一个保来:只要你跟我混!我保你即便实验失败一千次也不至于问罪,我保你一旦实验成功立即就有莫大的荣宠和富贵。
这样一来,这厨子必定衷心依附于我!
这不但于己有益,于家于国,于至高大道,亦是积极推力。试想,倘若这武博士落在一个庸禄凡俗的知县知府手中,这知府知县扛不起偌大的一副责任来,不敢轻易为武博士担这个保。那这武博士做事情必定畏首畏尾,不敢全力施展开来,终将泯然众人矣。无论是于国、于道、于私人成就,均为莫大之遗憾。
所以林真人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个高尚的人。正是出自于高尚的企图,才肯用这一类的手段处置此事。一半威迫,一半庇荫。恩威并济。既可以收得一个衷心依附的好助手,又可以为我宋做贡献,还可以深入探究有关天道的更深奥义。丰自己羽翼、报庙堂君恩、求至真之大道。三全其美,可谓妙哉。
林灵素之前一连说了三个妙哉,就是妙在这里。
倘若武大郎没有被蒯飞穿越的话,听这林真人这么一说,指不定也就欣然抱住林真人的大腿,在林副教主的庇护下,大胆尝试新的丹道研究项目了。
偏偏我们飞哥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摸着良心讲,这林灵素在政和年代这八年时间里,无疑是天下最粗的大腿之一。这大腿,其实是可以抱一抱的。
虽然林副校长在这神霄宫里的威权,暂时还屈居于范大老之下。
但很快林真人的地位和声望就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刻,蔡京罢相贬在杭州、吕惠卿外放在大名府。李纲这时候还不知道考中进士没有。即便考中了,也只在三年磨勘试用期。
宗泽不知道在干嘛。
苏轼已死,苏辙最多只做到大中大夫封顶,没什么更大的前途。
张邦昌只是中书侍郎。
张叔夜……大概是河间知府吧。
朝中没有什么可执天下牛耳的大能者,也就只有童枢相还算权势炎炎。高俅那家伙跟水浒传完全不同,高太尉低调做人,热衷于基建赚钱项目,似乎并不参与任何党争。
首相赵挺之是个打酱油的过路人物,要不了几集就领盒饭,无须关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