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风景好(第 1/3 页)
武松倒是有心替宋公明哥哥收了这两个洋人小弟,拉这两个也上梁上来入个伙什么的。
一时却不晓得从和入手。
只能先这么接触着,看看再说。
他倒是一点也不在意洋人是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问题。其实唐宋以来,白皮肤大鼻子彩色眼珠子的洋人满地乱跑,大宋军民早就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可惊诧的。
关西五路多得是彩色眼珠子的勇敢军官。
丝绸之路当年畅通时,来往的胡商更多。
杭州、明州、台州、温州、福州、泉州的彩色眼珠子异民族,更是成群结队,拉帮结社。号称好活儿的西湖船娘,其中起码三成都是洋妞。
要一直等到朱熹那个年月,北方异民族雄心勃勃,想要融合大一统。南方汉族既没了光复北方的豪情,也没有了用上善若水的文化理念,和谐融合隔壁猛男的怀柔胸襟,成天唯恐自己的文明被异民族吞噬,这才开始大搞华夷之防。
总之那是南宋才有的自怯性。身在北宋的武松同志一点也不在意在农家乐馆子里遇到老外的问题。
连这里的店小二都不在意。
因为这里隶属于南京应天府,也即是商丘。昔年陶朱公范蠡老爷子达成中华著名大富翁成就的商人聚集地。这地方,天生就充满商业文明的独特气息。
大宋的国策还是比大唐略保守些的。毕竟粟特人安禄山给了大唐致残的一刀,这是个沉痛地教训。
所以东京城里对海外商人出入是有所限制的,清河上明图里头一个老外都没有。这些老外,被限制在南京地盘上。按照后世流行的说法,海外通商之事,以南京北京为限,不得越境进入东西两京。
这两个佩戴银十字架的外国道士,出现在南京城外实在再寻常不过了。这商丘南京,本来就有那么点开埠通商口岸的意思。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