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7章、厨学士(第 1/3 页)

    明代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石部第十一卷食盐篇中记载说,“池盐出河东安邑、西夏灵州,今惟解州种之。疏卤地为畦陇,而堑围之。引清水注入,久则色赤。待夏秋南风大起,则一夜结成,谓之盐南风。如南风不起,则盐失利。亦忌浊水淤淀盐脉也。”

    这意思就是,直到1580年,解盐的制备技术,仍然是依赖于夏秋季节交汇之际的盐南风来促成。

    南风不起,晒盐必定失利。

    为什么呢?因为“引清水注入,久则色赤”,这赤色盐卤,强行沥干的话,得到的将会是芒硝含量超标的“赤盐”。吃了会毒死人。

    夏秋季节交汇之际的所谓盐南风,恰好在温度上达成一个最理想的渐变过程,能够让芒硝和食盐,先后析出,分层结晶。

    这是古代人能找到的唯一分离法。

    在化学实验室里,用酒精灯控制火温的渐变过程,也能达成同样的效果。但是在大明之前,奢谈化学温控,无异于嫦娥登月。

    说起这个无法攻破的技术难关来,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神农、黄帝时代的人口稀少。人类没有食盐是活不下去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在古代是没办法分开来的。吃盐就等于服毒。

    于是古代人尽可能少吃盐,这样才可以多活几年。不吃盐要死,吃盐也要死。唯有少吃,可以让毒素对身体的摧残,勉强控制在身体可以承受的临界线之内。

    四川井盐、沿海各省海盐,含盐量都较高,含硝量相对也就略低一些。对健康更有好处。

    唯独就是这西北解盐,色泽炽红,毒性最烈。

    倘若中央政府毅然放弃西北盐池,倾国家之力,输东南沿海之盐。不恤成本,全力供给大西北。这倒也不是做不到。

    但历朝历代,谁都没有这么去做。范仲淹当年提过此事,最终还是废然止之。

    盖因为这年月的海盐也有硝毒。海盐硝毒含量,比之于解盐硝毒含量,究竟高出或者低出多少?这年月没人能够给得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反正都是毒,反正都能控制在慢毒的程度,只要口味吃得偏淡些,等闲三四十年毒不死人。

    先秦人民的寿算仅有四十,大宋时代已经提升到五十到六十了。到了这一步,再怎么千里运盐,也没办法再做提升。人生自古七十稀。四十岁死掉跟五十岁死掉,区别还真不算太大。

    废弃解盐,大费漕运和驿路成本去搞什么东盐西调工程吗?这不合适!很不合适!当年隋炀帝就因为大发天下民夫,兴建南北大漕运,弄得来天下扰乱,终于覆国。

    水路漕运和陆地驿路,是需要历朝历代,以数百年时间为单位,徐徐拓展,慢慢完善。急不得,急了就是隋炀帝的那个下场。尤其这黄河漕运,只能走到灵宝三门峡。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退下,让朕来 红色莫斯科 寒门宰相 他比我懂宝可梦 割鹿记 重生都市仙帝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别叫我恶魔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东晋北府一丘八 怪谈游戏设计师 元始法则 全职剑修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着迷 穿书自救指南 顶级猎食者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安徒生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看鸟吗哥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兄妹 嘘,国王在冬眠 尸香美人 惊落晚秋 女将军和长公主 我的锦衣卫大人 夜夜吻叶柠谢聿礼 主角姜栀商池 夺嫡叶娇李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