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独山(第 3/4 页)
袁术一边与袁绍斗,一边着眼扬州,一边还觊觎荆州,很忙。
颍川在诸侯讨董之时,乱过一阵子。如今稍平和。毕竟这里,有不少世家大族,比如颖阴荀氏,还有郭氏陈氏等好些大族,都立足颍川。只要没有强大的诸侯干涉,一些毛贼匪类,是不敢在颍川乱来的。
赵昱在颍川治所阳翟驻留了两天。
他还记得,郭嘉似乎就是阳翟人。
不过想想此时郭嘉,应该与荀彧一样,在冀州。袁绍已经拿下冀州,他两人都在袁绍手下做事。说起冀州,还要说一说原冀州牧韩馥。也是死的憋屈。他被袁绍夺了冀州,又害怕袁绍加害于他,于是南下投奔陈留张邈。而袁绍遣使者,与张邈商议结盟,以抗拒袁术,韩馥得知之后,以为是袁绍派人来杀他,惧怕之下,就躲在厕所里,自我了断了。
想到能令赵昱有些兴趣的人,现在都不在,赵昱也没了兴致,在阳翟逛了两天,打听到一些消息,就往南阳而去。
颍川这里,因为世家大族的缘故,消息很是灵通。
赵昱才得知,董卓已经死了。
回想起来,还真的。董卓的的确确,是该死了。
随即又想到,怕是要不了多久,关中就该乱起来了,或者现在已经乱了。
毕竟史书上,细节方面,没有太多的描述。
只是说司徒、尚书令王允与朝中大臣合谋,结连吕布、李肃等,诛杀董卓,重掌朝政。但那都是虚的。吕布兵少,而董卓虽死,却有四方兵马还在。李傕、郭汜等守边大将,麾下十多万精锐西凉大军,哪里是吕布所能抵挡的住的?
何况其中还有个贾诩?
心里想着这些,赵昱已到南阳。
南阳是荆州最北边的一个郡,而且是天下大郡。是光武刘秀的起家之地,也是汉家的钢铁中心,天下一等一的大郡。在黄巾之前,这里民丰物阜。黄巾起事之时,南阳黄巾势大,神上使张曼成几乎攻破宛城。在黄巾溃败之后,南阳就衰落下来,如今刘表掌荆州,重心已不在南阳。
其缘故,在于袁术。
袁术讨伐董卓之时,自己便在南阳。如今虽早已移居扬州九江郡寿春,但为了不刺激到袁术,刘表只派遣了一个小吏看顾南阳,把个天下大郡荒废了。
曹孟德评价刘表是守户之犬,就是说刘表畏战。
只能守土,而不能开疆。
说来也不怪刘表,刘表本身是个文人,如今才入荆州不久,刚刚站稳脚跟,就算与孙坚恶战,也不想直接怼上袁术。
何况南阳北面关中,又有凶恶的西凉军阀虎视眈眈,连武关都掌握在西凉军手中,随时都能出关攻打南阳,所以南阳实在是个险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