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风雨惊雷,天下大动(4)(第 2/4 页)
百丈大船上,无数箭弩飞射而下,有些小船还没来及点燃焦油,船上的北魏士兵已经死绝,被怒吼的江涛连船带人拍碎在江边之上,然后卷入江底,尸骨无存。
突然,一道灰色身影凌空飞来,轻身落在一艘火光冲天、士兵尽死的小船上,来人一手抓起一支桅杆,轻轻踮脚,平静如同镜面的江面上突然升起无数惊涛骇浪,隐天蔽日,手持桅杆的灰影站在浪头最高处,凌空而行,如同天上神仙下凡间。
而他脚下的小船轰然一声巨响,炸起一道百丈浪涛,浪涛扑打在大船之上,大船左右一颤。
灰色身影乘风破浪来到大船之前,早有一波箭雨等候多时,万箭齐发,灰色身影飘摇,手中桅杆自天地之间轻轻一划,已经抹去那看似无坚不摧的箭雨,来到船头之上,一脚踏下,大船轰然一声巨响,船头下陷,船身呈现一个下沉的弧度,船上无数南梁士兵纷纷落水。
灰色身影立在船头,挥舞手中桅杆,力拔山兮,带着无可匹敌的呼呼风声,冲着大船之上最高处砸去。
轰隆一声,大船最高处的阁楼内冲出四人,四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手中持剑,但皆是木剑,一支桅杆掀起无数浪涛,四把木剑搅动天上云霞。
五人的身影在漫天风浪中若隐若现,从天空打到大船之上,然后从大船之上打到江面。
浪涛拍击,江水漫飞,卷起千堆雪。
与此同时,镇南军较大的战舰整顿妥当,张牧之一马当先,带领军队冲向百丈大船,韩副将临走前曾经有密信留给他,一切取舍,让他好自掂量。
趴在地上的汪嗣英见识到了沙场征战,也目睹了江湖厮杀,那一袭灰色身影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他的脑海中,直到多年之后,他方才恍然大悟,了解到其中的恐怖和无私——原来有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好,真的可以不计生死和后果。
…………………………………………………………………………………………………………………………………
太行山,北魏和西楚的交界处。
洪龙甲带着洪熙官进京之时,已命令镇西军四大将军,各自带领两万人马,用最传统的蜡烛阵组成了前后两道防御战线。
第一道战线在山丹到渡河,由镇西军右先锋将军熊途渭和智囊军师杨开凤坐镇。
第二道战线在第一道战线以东八十里,从武安到武都,由镇西军左先锋陈代坤和车骑将军曾祥才率领。
洪龙甲将虎符交付杨开凤,下达军令,镇西军按兵不动,若西楚动兵,缓慢拖之,不可给对方速战速决的机会,若来势凶猛,不可争锋芒,两道战线合兵一处,退居光武和渭州一代。
这是一套保守的双线战略部署,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不会出现西楚军队沿黄河一线突袭中原的情况,但也稍显消极。
杨开凤能够坦然受之,并执行到底,素有“火爆将军”称呼的熊途渭可就老大不情愿了,说比裤裆里的鸟都憋屈。
和西楚对峙多年,不信苍天鬼神的洪龙甲总觉得在西楚内部有着一位可以推测未来的神仙人物,比之兵马大元帅赵玄极还要危险棘手三分,他便是一直隐藏在暗处的西楚国师诸葛唯我,此人神秘莫测,没有一丝可以查询的踪迹,仿若不在世间,但是每一次改变格局的战事儿都能看到他在西楚阿房宫运筹帷幄的身影,粘杆处用于渗入西楚的眼线和资源不计其数,至今只知道诸葛唯我的几个身份,西楚的国师,皇帝刘铸的亚父,西楚剑阁的阁主,小圣贤庄的庄主,其余信息,一概不知。
在镇西军间隔八十里的两条战线中间处,一座不知名的山谷内。
一队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军队隐藏在焦黄的山岩后,如同蜿蜒匍匐在暗处的蟒蛇,静谧不动,一动便是雷霆一击,生吞活剥下看好的猎物。
这是一队骑兵,每人一匹高头大马,马匹是西域而来的良驹,口衔枚,蹄裹布,士兵遮面束身,一副偷袭的轻便装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