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伏龙之举(第 2/3 页)
他总认为刚刚只要大将军有心,哪怕只是一个念头,他就会死在当场,而且太安城的老祖宗还不会怪罪。
中军大营内。
“先霸,你刚刚的下马威有些过,这孙景初毕竟是朝廷的礼部侍郎......”澹台国藩望着孙景初离去的方向,话语是对中军大帐中的副将韩先霸说的,刚刚孙景初身上的威压不是大将军所施,而是副将韩先霸所为。
韩先霸哈哈一笑,大大咧咧走到大将军身前,不分尊卑夺过大将军手中圣旨,打开一看:“恭喜大将军,又升官了,金銮殿大学士,皇帝的老丈人索碧隆不过英华殿大学士,将军您可是稳稳压他一头。只是这圣旨忒冗长,叽里呱啦,都是些鸟语,不够爽利。”
澹台国藩无奈摇摇头,却不如何生气,随手翻开懿旨,微微冷哼:“这最毒的还是妇人心。”说着,将懿旨丢在一旁。
韩先霸疑惑,捡起懿旨,打开以后,再次忍不住哈哈大笑:“若是圣旨都如此简洁,能省下不少布匹。大将军所言不假,最毒不过妇人心。”
懿旨上写着八个大字——只管废黜,不计生死。
澹台国藩倒背双手:“三年前,年轻的皇帝陛下准备接管朝政,于金銮殿上大闹,老夫觉得事情蹊跷,特意让先霸你去了一趟太安城,事情开始于皇帝亲政,于吴清源事情爆发,以老妇人垂帘听政结束。当时老妇人也寄来一封书信,上面也是八个字,顽劣小子,暂留性命。如今过了三年,老妇人的耐性终于被磨没了,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孙儿,她也不准备放过。如此毒辣的行事风格,倒是符合那老妇人的一贯脾性。”
“大将军,太安城乌烟瘴气,远没有边关来的直接,废黜天子的事情自古都有,大将军没有必要趟这么一趟浑水,洪龙甲和宋君毅倒是聪明,置身事外。”韩先霸开口道,“而且先霸担心......”
“担心老妇人废黜皇帝之后,会对老夫动手?”
韩先霸收敛起玩世不恭的表情:“大将军,孔唯亭朝堂所言未必没有在老妇人心里掀起风浪,自古武将戍边最让帝王不心安,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诱杀,扣上大逆不道、心怀不轨的罪名,史书之上便翻不了身,大将军应该小心太安城那帮官老爷的暗地手段。”
“先霸,你所言有理,但是老夫还是决定去一趟太安城。”澹台国藩眯起了眼睛,“十年前的事情林林总总,事后想起来,老妇人虽然先手吃亏,但是后期收官可是处处占了先机,权力分配极为巧妙,老夫也不得不出任镇南军大将军,不过老夫也在太安城留了后手,前几日,魏浩坤飞鸽传书,书信中说太后和皇帝因为科举闹得不愉快,两人曾有一番撕破脸面的争执。”
提起魏浩坤,韩先霸脸上一阵鄙夷神色:“祭酒大人真是左右逢源,处处下筹码啊。”
“先霸,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魏浩坤为官之道便是迎风墙头草,两头不得罪,但是如今他认为大局已定,便放弃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他人,正是当今的少年天子李元昊。魏浩坤为官谨慎,对谁都是笑脸相迎,他放弃了李元昊,这说明朝廷的局势极为明朗,太后掌控着全部。”大将军笑了笑:“老妇人和皇帝此次的矛盾以科举开始,于孔唯亭身死爆发,科举事件之后老妇人将一名书生贬到我镇南军,那名书生名字叫......”
大将军似乎忘了那书生的名字,顿了一顿:“那名书生来镇南军,有一个额外外委的头衔,私下捎带着老妇人的一封书信,字里行间已经流露出一丝废黜皇帝的意思,但是那时的老妇人似乎还有些顾虑,并未挑明,如今看来太安城局势明了,老妇人需要一个边陲大将将皇帝退位的事情做得漂亮一些,所以老夫决定亲自前往太安城,定风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