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庶子(第 1/3 页)
他原本是一个小家族的庶子,在父亲亡故之后嫡母就直接把他们母子赶了出来,他在算数上颇有天分,为了生计就去做了学徒,过了几年蒙掌柜的看重成为了帐房。后来被人诬陷,直接被老板开除了,之后才从交好的几个朋友口中才知道原因,老板那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见他人品出众又容貌俊秀,暗暗倾心,可是老板早就和嫁到小官家为妾的妹妹说好,将女儿嫁到那家嫡出的大少爷为妾,也好提携娘家,那位小官的夫人倒也同意了,因为这小姐人又漂亮看上去又好生养,这对儿媳进门五年都没有生育的婆婆来说不谓不是好人选,就等着及笄了。老板妻子的娘家侄儿也在这里做工,本来这个帐房的位置说好了是他的,只等老帐房退休了即可,可是王大人一来做工没过几年就得了这位置,自然是心里不愤,刚好有一日碰到那位小官家嫡出的大少爷,也对这个夺取了未来小妾心的小白脸没什么好感,二人一拍即合,没过几天,王铨就被诬陷手脚不干净被赶了出来。
机缘巧合,当时七王爷那时刚好带着人去这边的街道处理事情,王铨刚好帮了一把。七王爷墨楚寒考了考他,觉得人有才干,就带人回去训练了几日,然后写了一封信把王铨弄到了户部成为了一个小簿主。
一直都是皇上还是七王爷时的门客之一。
王铨走到这一步,靠的是忠心,也靠的是真材实学。
他永远都在感激七王爷当时伸出的援助之手,因为这,他的母亲才有机会去请来大夫,抓好药从而能够调理好身体。
要说朝廷为官清廉者,朝廷这么多官员,一只手掌也数得过来,王铨也不敢说自己有多干净。
但户部案比造假,哪怕是tai祖那一代的,王铨几眼就能看出真假来。
这也是弘元帝看重他的原因,哪怕是有人栽脏陷祸他,皇帝绝不会先动他,而是先查清楚真假。
王铨是能臣,秦家的案比造假不可谓不高明,几乎可以假乱真,但在王铨这个对所有假卷都了然于心,知之甚祥的眼里,不过是几翻查证的事。
一查,竟发现造假者,竟还是旧时故人,正住京中。
王铨尽快找到了人,在一翻纠问下,在故人的神情觉察出了不对劲,王铨最会看人,就知那轻易不变脸色的人一脸为难,就知此事非同小可——而这非同小可的事他如果欺瞒,要是哪天被皇帝知道他们知情不报,两家三族都少不了被灭。
一翻权衡之后,那人交待,王铨问清楚后,片刻也不敢耽搁,找上了和王。
和王岂是不知厉害的,不过片刻,就领了他进宫。
当时的袁家,连先帝楚文帝都感觉棘手。
他们进宫已是晌午过后,弘元帝本应在德宏宫勤政,但被皇后娘娘叫回永安宫午憩去了,内侍去通报,两人还是等了小半个时辰,弘元帝才到。
墨楚寒被皇后叫醒后还用了点清粥才来,睡了好觉肚子也是饱的,心情难得的好,见到两人跪安还漫不经心“嗯”了一声,比平时的懒得说不知要好上多少。
两人听得出来他心情好,对视一眼,虽然不想打扰他的好心情,但和王还是硬着头皮道,“臣和王大人有事要禀。”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