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鬼市淘宝(下)】(第 2/4 页)
玻璃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很早,但古代人不称它为玻璃,而是叫“琉璃”。到了清代之后,古玩界称玻璃器为料器,宫廷使用的玻璃器称之为“官料”。
所以这玻璃胎的鼻烟壶一般不说玻璃鼻烟壶,而是叫料鼻烟壶。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烧造玻璃,战国、汉唐时期的玻璃器都制作的非常精美。但是后来由于瓷器的崛起,玻璃烧造工业逐渐没落,以至于宋、元、明三朝出土的玻璃器十分罕见。
直到清代以后,玻璃由西方大量传入中国,才在国内推广开来。
当时西方带来的大多数是平板玻璃,在康乾雍三朝,当平板玻璃运入宫廷时价格昂贵到无法想象。有史料记载,大概三尺见方的一块玻璃,价值当时两间大房子的造价。
苏嫣然虽然是开拍卖公司的,但他们公司主要拍卖的是瓷器,对鼻烟壶和玻璃器不太了解,听了秦凡的话之后总算是了解了一点。
那只绘画精美的鼻烟壶一拿在手中,秦凡就感觉入手温润,手感非常好,让人有些爱不释手。
事实上,中西方制作玻璃的工艺根本就不同。西方制作玻璃器皿大部分是用切割技术。而中国制作玻璃器皿是砣制的,就是用治玉的技术一点一点的磨出来,因此成品非常温润。
在砣制玻璃的过程中,因为要高运转,很容易产生高温,玻璃就有可能会炸裂。因此,工匠在制作玻璃的时候就要有极强的耐心和经验。
“咦,这只玻璃鼻烟壶怎么不是透明的?”
苏嫣然在摊子上拣了一只鼻烟壶,迎着昏暗的灯光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一下,现这块玻璃是不透明的。
“这种不透明的玻璃专业术语叫苶,还有一种半透明状的玻璃叫唾沫地。”
唾沫地玻璃就是说玻璃种含有大小不一的气泡,跟唾沫一样,还有叫“珍珠泡地”和“蛋清料”的,都是指这种半透明的玻璃。
这个时候,秦凡看了一眼苏嫣然手中那只玻璃胎鼻烟壶,忽然脑袋嗡的一下。
虽然是在黑夜中,但秦凡却是能清楚的看到,这只玻璃胎鼻烟壶上竟是出现了一层浓艳的黄色宝光,十分瑰丽。
“这是古月轩鼻烟壶?”
秦凡眯着眼睛辨认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在脸上浮现出狂喜之色,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淘到一件古月轩的玻璃素胎画珐琅鼻烟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