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陶俑】(第 1/4 页)
“麻烦?能有什么麻烦。”
王梦琪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眸,一脸茫然的看着秦凡,等待着他的解释。
“你知道这些陶俑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吗?”
被秦凡这么一问,王梦琪脸上的表情愣了一下,她对这方面没什么研究,还真不知道这几件陶俑到底是干嘛用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词,人殉。在古代奴隶制社会盛行一种十分野蛮残忍的丧葬制度就是人殉。简单的说就是活人给死去的氏族首领或者大奴隶主殉葬,被殉葬的一般都是奴隶或者战争中的俘虏,也有死者身边亲近的侍者。”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的墓葬中都有殉葬活人。每次殉葬的人数并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只有一个大概。墨子曾说过,天子之后,殉葬者多则达到数百人,少的也有几十人。将军大夫级别的多则数十,少则只有几人。
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听到秦凡的解释,王梦琪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感觉一股寒气从脚下冒出,冷冷的打了个寒颤。
“秦凡老弟,那这人殉制度跟这几件西汉的陶俑有什么关系?”
由于刚才没有拍到那块鸡血石,胡德彪琢磨着把这几件陶俑买回去放着,总不能空手而归。不过听到秦凡的话,他却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废止了人殉制度,就出现了以陶俑、木俑等陶塑和人像来代替人殉。其实俑这个字的本意就是人殉,而现在俑成了石雕、陶塑人像的专用名词。”
在华夏文明中,最出名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了。
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华夏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前世的时候,秦凡还专程去长安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对这段历史倒是不陌生。
咱们说回陶俑。在墓葬里出土的陶俑中,齐鲁的陶乐舞杂技俑、川蜀的说唱俑和豫州的技乐俑都非常有名。
西汉的陶俑有仕女俑、乐舞俑和彩绘仪卫俑等,种类丰富。特点是朴拙凝重,与北朝俑的清秀端庄和隋唐俑的丰满雍容有所区别。
“你是说这几件陶俑都是从死人坟墓里挖出来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