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明白(第 3/4 页)
“那天我拿着瓷片,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去找周伯打听,结果他一下就认出了是景福斋出产的,还刻意把疑点往你身上引。”
许含章抿紧了薄薄的唇。
“那老板膝下有一独子,是个风流成性,荤素不忌的,但凡遇着个有鼻子有眼睛的小娘子,就不想放过。采玉跟了他后,俨然成了店里的二当家,天天在柜台里数着钱,同时不忘和男客们调笑,最终纸包不住火,一时心虚就发了病,没几日就死了……”
这是周伯的原话,看似风平浪静,却藏着险恶的用心。
这个精明的老人早就看出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提前铺好了局,抛下一个绝妙的暗示,好让众人把坏事不自觉往他身上套。
而她,也差一点就信了。
“那你为什么没相信呢?”
唐孑遗闷闷的问。
听到周伯给他泼了这么大一盆脏水,说心里没有疙瘩,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真和采玉相好,怎可能放任她在铺子里胡来,跟往来的客人调笑?”
许含章斜斜的看他一眼,“除非,你是觉得冬天太冷了,想让采玉给你送几顶温暖的绿帽。”
“咳咳……”
他尴尬的干咳了两声。
怎么会有人用如此正经的表情语气,说着如此不正经的话呢?
“而且我越琢磨,就越觉得你的行事作风和周三郎像。”
许含章继续说道,“同是商户出身,又同为风流闲散的性子,那你们聚在一起,应该挺有共同话题的。”
而景福斋离周府,并不算特别远。
这两人,很可能就是认识的。
她没有立刻向周伯询问,而是装作上套的模样,认真的揣测着景福斋的种种可疑之处。
而周伯则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先是自告奋勇要去打探消息,又是旁敲侧击想要打听出她的对策,但都被她客客气气的推掉了。
“周伯虽然热心,但不可能对周三郎之外的人和事那么上心。况且死的是采玉,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突然就转变态度了?”
许含章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尽管周伯用“关心”,“担忧”来掩饰了这个转变,但还是做得不够隐蔽,让她瞧出了端倪。
在见过景福斋少东家的真容后,她更是确定了这个猜想。
只因他的说话方式和表达技巧,与周三郎几乎是如出一辙。
只有十分要好的友人,才会在说话间不经意的带出对方的痕迹来。
周伯为何要隐瞒这点,还故意误导她往不好的方面联想?
答案很简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