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金枝玉叶(第 3/4 页)
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夫婿会年轻一些,脾气也温和一些;如果运气不好——嫁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也不是不可能。
前朝不就是有这样的前例吗?
那位要出嫁的公主听说嫁的是个老翁,一把年纪,孙子都跟自己的年纪差不多大了,自然不愿意嫁。
哭哭啼啼,寻死觅活,甚至以绝食来企图求得皇上改变心意。
可最后,不也还是被塞进马车了吗?
淑慎公主低垂着头,不敢想下去。
她抬起眼瞧着和惠,心里是不可企及的羡慕——便是和亲,皇上和怡亲王,也会给和惠公主,选一个最好的归宿吧。
天高气爽,一轮银盘不知不觉已经升得极高,整个紫禁城都被笼罩在一片轻纱也似的月光中。
坤宁宫前院中亦设了小小拜月台。
胤禛手中持香,与乌拉那拉氏站在一起,在一片香烟缭绕中,行了拜月之仪,这才转身示意大家入殿宽饮。
一时间,众人跟在帝后身后,进了坤宁宫后殿。
铺着锦缎的长条桌案是早就摆好的,上面放着各色茶果、冷菜拼盘,殿内皆垂着中秋红纱宫灯、月兔灯,殿里殿外,灯月交辉。
七喜扶着吉灵落了座,张贵人坐在吉灵下首。
侍膳太监见帝后坐定,便高举手掌,微微一拍手,示意送膳。胤禛见和惠公主赖在裕妃与皇后中间,不知说着什么俏皮话,只拍着手笑得前仰后合。
淑慎公主一个人孤零零地垂首坐在远处,一个孤女,甚是可怜。
胤禛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出言温声道:“淑慎,你不常出来走动,今日同姐妹兄弟们说笑说笑,也是好事,来,坐到你皇额娘这儿来。”
他说着,便转头对苏培盛低声道:“给淑慎公主添个小席面。”
苏培盛连忙吩咐人去安排了,不一会儿,众人见皇帝举起酒杯,遥遥示意,便也都恭谨地双手端起面前的杯子,齐声谢恩。
放下杯子,胤禛便提起了筷子,众人见皇帝终于动了筷子,便也纷纷开始用膳。
因着有两位公主、两位小阿哥在此,妃嫔们不免问东问西,一时间席面上十分热闹。
吉灵一边吃菜,一边和张贵人说着话,酒过三巡,只见七八个太监抬来了一架小小屏风,不一会儿,便有抱着乐器的三四个乐姬快步走了进来,影影绰绰地坐在屏风后面,人影并看不清,
原来是席间上了宴乐,皆是宫廷内曲,丝竹管弦之声,呜呜咽咽,清幽深远。
吉灵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却觉得十分动听,一时间,她听得出神,连筷子都忘了动了。
皇后乌拉那拉氏环视众人,又见弘历不知对着胤禛说了什么,惹得胤禛扬眉哈哈大笑起来。
皇帝神色如此欢畅,显然此刻心情极好。
不能再等了。
乌拉那拉氏微微眯起眼睛,随即果断地一抬手,身后华容立即俯过身子来。
乌拉那拉氏伸手,将面前一只空酒杯递给她,借着酒杯的遮掩,一侧头,在华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华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便小步向后退去。
懋嫔不动声色地低头饮着一杯果子酒,见此情形,便轻轻拽了拽身边齐妃的衣袖。
只见乌拉那拉氏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双手举着酒杯走到胤禛面前,笑着道:“值此中秋佳节,月好人团圆,臣妾心中亦是欢喜无限!愿皇上身体康健,岁岁平安,祝我大清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万代流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