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芯片大战,马面裙发布!(第 2/4 页)
后续再上新项目,两三千人都打不住。
王逸果断将他们全部搬回了济州。
星逸游戏更是如此,一部《星神传说》就需要800人!
再加上其他游戏,也都需要不少人,星逸游戏的人数也会突破三千。
于是王逸将星逸游戏也从帝都搬回了济州,新招的人基本也都是在济州招。
对此,员工没有意见。
济州房价低,房租低,哪怕后续待遇比帝都低一点,但生活质量更高。
而帝都却恰恰相反,单是房租就是一大块,扣去房租,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反而不如济州高。
至于靠做动漫在帝都买房,这不现实。
哪怕是星逸动漫的员工,除了管理层和技术大牛有希望帝都买房,其他的中下层员工,都没戏,但在济州那就没难度了。
对于帝都员工的到来,宋思凝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早就在美柚科技园安排好了接待的车辆和人员。
而王逸则打开电脑,和帝都的星逸半导体部门召开视频会议。
虽然他在济州,但几个核心业务的进展,王逸都实时参与,关注。
没办法,芯片研发太过重要。
尤其是下个月苹果a6x发布,gpu性能强大,碾压apq 8064,对上明年的骁龙800,都能五五开。
王逸都不得不上心一波。
而iphone 5的a6处理器,实际上性能很是拉胯,远不如xphone 2的apq 8064,王逸根本不在意。
毕竟iphone 5的a6处理器,只是32纳米工艺,双核cpu,说是自研cpu架构,实际上就是魔改arm的cortex-a9架构,实际性能相当于双核cortex-a9。
而xphone 2的apq 8064则是28纳米工艺,四核cpu,也是魔改的arm cortex-a9,相当于四核cortex-a9,自然吊打吊打苹果的a6。
至于gpu方面,a6的gpu和xphone 2的apq 8064差不多,至于效果如何,全看系统优化和屏幕。
综合说来,apq 8064比苹果的a6处理器,强大多了。
前世apq 8064之所以败给a6,并不是苹果的gpu强大,而是ios优化到位,能发挥出八成威力。
但安卓系统都是负优化,只能发挥出6成功力,因此不如苹果流畅。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屏幕不同,安卓手机大都是是8064带1080的超高分屏,而苹果是则是a6带640的低分屏。
1080屏本就更吃配置,更容易卡。
若是iphone 5也换上1080p,同样层次对比,也会卡得很厉害。
而xphone 2对于处理器优化得更好,还重写安卓底层架构,再加上散热比苹果做得更好,实际性能反而更好。
至于iphone 5会不会被王逸刺激得上1080屏?
王逸就不知道了。
但至少是720p的屏幕。
若是iphone 5也跟着上1080屏,那就好玩了。
就a6的双核cpu三核gpu,若是上1080屏,玩大游戏都得卡。
王逸甚至期待库克被刺激地乱了方寸,激进地从前世的640屏直接升级到1080屏。
至于会不会如此,两天后就知道了。
虽然iphone 5的a6拉胯,被apq 8064吊打。
但下个月发布的a6x很强大,尤其是gpu,领先8064一代,对标骁龙800、801!
这让王逸有了压力,也是召开此次视频会议的关键:
“先说一下各个项目的进展,从鲲鹏510开始。”
威廉姆斯率先开口:“鲲鹏510的研发基本到了尾期,接下来继续进行一系列验证,若是都没问题,下个月中下旬就能流片。”
“很好。”王逸很是满意:“下个月中下旬,星逸晶圆厂的40纳米良品率有望突破85%,到时候咱们在星逸晶圆厂就能流片,流片顺利就能量产。”
“对,我就是这么计划的。”威廉姆斯道:
“至于性能,鲲鹏510采用arm最新的v8指令集,cpu部分采用最新的64位架构,四核cortex-a53,能耗比更高,主频做到了1.7g赫兹,比apq 8064的1.5g赫兹还高,综合性能碾压苹果的a6,不输apq 8064。”
arm在去年就做出了v8指令集,并且开发了64位的全新架构cortex-a53、cortex-a57。
只是没有厂家愿意当新架构的小白鼠,因此,arm也没有正式发布cortex-a53、cortex-a57架构。
前世直到2012年10月份,arm才发布了cortex-a53、cortex-a57。
然而高通、英伟达、三星等厂商都怕cortex-a53、cortex-a57翻车,依旧不愿意做小白鼠,继续用32位架构的cortex-a9、cortex-a15,或者在cortex-a9、cortex-a15上进行魔改。
像是苹果a6、高通apq 8064说是自研架构,其实都是魔改的cortex-a9。
而华为和三星就诚实的多,k3v2、麒麟910,猎户座4412,都直接四核cortex-a9。
哪怕64位新架构发布后,高通、三星、华为怕翻车都不敢采用,继续打磨32位的cortex-a9、cortex-a15架构。
直到2014年,胆子大的联发科放手一搏,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了64位新架构。
一代神u6752/6753横空出世!
采用8核cortex-a53架构,虽然定位中端处理器,可cpu性能超越骁龙801。
更高的能耗比,更便宜的价格,深得手机厂商喜欢,联发科也赚得盆满钵满。
见识到64位新架构的强大,高通、三星、华为也坐不住了,纷纷放弃32位架构,也开始all in 64位架构。
又见联发科率先推出八核芯片,高通也激进了一波,直接推出了四核cortex-a53 + cortex-a57的‘超强’八核soc,骁龙810!
结果谁想,20纳米的工艺根本压不住四核cortex-a57,810彻底翻车,高通饮恨,不但断了小米的高端之路,还送走了几个手机品牌……
没办法,cortex-a15就够强大了,cortex-a57比起cortex-a15还强了一些,功耗也大得多,很难压得住。
反倒是三星的7420,同样四核cortex-a53+四核cortex-a57,但采用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反而压住了四核cortex-a57,功耗没有过高,性能也强大,吊打火龙810。
友商担心cortex-a53新架构会翻车,不敢采用,王逸却不担心。
arm有着清晰的划分。
在2012年,cortex-a7是小核,性能低,功耗低。
cortex-a9是大核,性能强,功耗也强。
今年的旗舰处理器英伟达tegra 3、apq 8064,猎户座4412,都是四核cortex-a9或者魔改a9。
cortex-a15是超大核,性能超强,功耗也超大。
明年旗舰英伟达tegra 4、骁龙800,都会标配四核cortex-a15或者魔改a15。
当然,明年的a9就从今年的大核降为中核,a15就从今年的超大核,降为大核。
芯片发展,一年一代。
而cortex-a53作为cortex-a7的64位升级版,也是小核,按理说性能拉胯。
但借助64位架构,cortex-a53能耗比更高,性能更强,比起cortex-a9这个大核都强。甚至能达到超大核cortex-a15的70%性能,功耗更是低得多!
一枚小核,能超越大核,功耗反而更低,可以说cortex-a53不仅不会翻车,反而是跨代升级,强的一批!
因此一开始,王逸就打定主意,放弃了v7指令集,直接all in v8指令集,提前两三年,推出64位处理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