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12.30(第 2/3 页)
把高大上的修真过程说成是某个极度消耗人类寿命的工作,可以,这很宁卿。
“我觉得我必须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宁卿虔诚道,“他不但教给我了极其优秀的总结方法,还教给我了放之四海皆准的学习方法。”
想想以前的老师们都是怎么说的吧,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厚薄厚”。先以笔记等方法把书读厚,这相当于修士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功法积累实力;然后再把重点精华摘抄出来,这不就是修士们提炼感悟过往经历,进行突破的过程;最后再通过已经理解的知识进行不断地练习总结,这就是修士们将所学与所做印证,真正将一切融入本能的行为了。
那样的行为不断轮回重复,直到学生们真正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才算是走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终点。换成修士,那就是及至合道长生,衍化三千,得证圣人,将三千大道尽数掌握手中,可以重新开辟一个世界,承载自己的所在了。
宁卿为自己优秀的总结能力陶醉不已,觉得自己的小学老师绝对是天下最机智的人之一。
宁渐对此万分无语,却又不出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虽然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怪怪的,可是仔细想想的话,似乎又是很有道理的。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歪理也是道理,不然宁卿也不会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就引起了身上《秘典》的强烈共鸣。
像是《秘典》这样一次只会有一个传人的功法,选定了继承人之后,就会寄存在继承人身上。而但凡是创造者留下的功法原本,在被激起共鸣之后,都很容易产生异象。
所以还没等宁渐从无语的情绪中走出来,宁卿眨眼间就引起了天地灵气的变化。海浪一般的灵气一下下拍向宁卿的身体,不但将宁渐的元灵吹开了好一段距离,还在宁卿头顶的天空中形成了一个伏羲八卦的模糊图案。
并不是突破大境界,偏偏还是引起了异象的产生,这意味着,宁卿一瞬间的感悟,不止引起了《秘典》的共鸣,还引起了规则的响应。
御虚宗的其他人可不是对常识有些模模糊糊的宁卿,伏羲八卦诞生的一刻,立刻就认识到这是三方共振的结果。
一时间整个御虚宗都震动起来,无论是境界高的还是境界低的,只要能看到悬剑峰天空中的异象,都处于一种惊骇的情绪之中。
“悬剑峰的秦泽?”
“秦师弟好悟性!”
“万年一见!万年一见!不世出的天才!”
“不行,贫道要去一趟悬剑峰,此等喜气沾上一点,或许也可助贫道突破!”
这动静实在太大,闹腾得整个御虚宗都动了起来。但凡有资格有能力前往悬剑峰的人,都带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前去凑热闹。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