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何谓君恩(第 2/4 页)
那位等在远处的小太监,赶紧提着另一个食盒疾步过来。
然后,两人去了另一位内阁大员的办公堂。
“裴公,陛下今日游湖,见湖中鱼儿甚是肥美,便让人捕捞了几条,给您和张公一起熬了鱼汤。”
内阁排名第四的裴耀卿,出身河东裴氏,是一个身材高瘦的老者,与一向是威严沉稳的张九龄不同,出身世家的他,气质比较温和随意,让人感觉是个极好相处的长者,在这里主要是负责替张大首辅处理不需要他亲自安排的杂事。
“不错。”
赶紧叩谢一番皇恩的裴耀卿,端起碗喝了一口,忍不住也称赞了一句。
公务繁忙之际,能歇下来喝一碗御膳房的大厨师,亲手做的鱼汤。
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对了,裴公,老奴家中的一个晚辈写了一篇文章,不知道是什么水准,能不能麻烦您给指点一下。”
看着挥手示意身边的小太监站到门口的高公公,一点儿也不客气的拿出了一打文稿,裴耀卿的表情顿了顿,缓缓点头:“当然可以。”
然后,原本想看在这位高公公的面子上,随便看上几眼,说几句大路话,就打发人离开的裴耀卿,足足看了有半个时辰,这才脸色极其复杂的看向了对面正眼巴巴望着自己,给这一份文稿做出评价的高公公:“高公公,您能告诉我这份文稿,是那位大才写的吗?”
“大才?”
高公公有些疑惑的眨了眨自己的大眼睛。
“大才,而且是属于治国奇才的那一种。”
不知道见识过多少新人天才,只是因为出身六门阀之一的河东裴氏,这才没有成为内阁首辅的裴耀卿,一脸肯定的点了点头。
“这怎么可能?我看他里面的这些主张,都要把那些做事情的人给限制惨了,一口气套上了那么多的绳子,还怎么能让人拼命的干活哪?”
“我的高公公,你说的那些都是官员,而我们要限制的这些可都是胥吏呀。”
看着高公公那突然变得很单纯的眼神,裴耀卿苦笑了一声,这才很是郑重的解释道:“高公公,你知道哪些胥吏都是什么人吗?”
“什么人?”
“那些人都是在科举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的失败者呀。”
状元出身的裴耀卿,脸上满是感慨之色:“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只要他好好的干,就可以拥有那些曾经把他远远抛在一边的成功者,才能拥有的权力,去获取那些只有成为父母官的成功者,才能拥有的声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