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石曼卿、“婉约派”宗师柳永(第 3/4 页)

    唐伯虎,借秋风和扇子的关系,来感叹世态炎凉。而秋风过后被搁置不用的扇子也正是自己的命运,一个被科举体制抛弃的人,一个画小黄图为生的人,本来就被主流文人所唾弃。而自己的那帮客户,除了呆霸王薛蟠那样的大傻子什么都敢说,大多数还是悄悄的购买,毕竟上不了台面,喜欢唐伯虎春宫图这点爱好,一旦公开承认就沦为下流去了。郭德纲老师说他有时候也用批判的眼光看床上功夫片,逗大家一乐而已。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四美图》也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身穿道袍、妆容精致的四位美女,四个人在一起乍一看不孤单了,但是唐寅没用任何草木、山石、楼台、家具做点缀,还在画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薇。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说的是前蜀后主王衍妃嫔众多,每天到哪过夜靠翻牌子决定,而且他认为女人梳妆打扮的再美也还是俗人,要穿上华丽的道袍,这样看起来犹如修道的天仙,妩媚动人,用现在的话说,王衍就是个“制服控”,国家被灭的时候,他还在抱着美女道士喝酒。

    《四美图》里的四个女人,沐浴梳妆,头戴莲花冠,身穿仙道衣,等待君王翻到自己的牌子,君王已经跟别的美人在紫薇宫里玩乐呢,她们还不知道,每天傍晚,照样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争芳斗艳。

    唐伯虎认为自己这把秋风过后孤独的扇子还是有机会的,因为夏天还会再来,他也在等待,可夏天来的太慢,“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他为自己这种傻傻的等待感到可悲又可笑。他在苏州郊外建桃花庵,一边等待,一边自我安慰,那首《桃花庵歌》是唐伯虎淡泊名利有渴望成功的独白: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皇帝换了两三个,正经的机会没有,唐伯虎等来了人生的第三场突变。他被皇帝的叔叔宁王看中,聘请为幕僚,这次有贵人相助,一定要抓住翻身的机会。四十四岁的唐伯虎一下子年轻了很多,跟邻居朋友嘚瑟了一番,家里用不着的东西送人,风风光光的到南昌宁王府报道去了。宁王这次招聘的人可真不少,唐伯虎跟几位买过他小黄画的客户一打听,原来宁王要起兵造反。

    唐伯虎不傻,必死无疑的事他不干,找宁王请病假,宁王说他没病,不准他离开南昌半步。唐伯虎也明白,自己知道的事太多,宁王不杀他都是万幸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怎么会放他出去乱说呢?他就疯了,胡言乱语,自己打自己,吃屎喝尿,在王府里裸奔,光着身子到大街上追赶妇女,宁王一看唐伯虎真有病,才放他离开。

    保住了命,卖小黄画攒的那点钱也没了,而且名声更臭,灰溜溜的回到桃花庵。唐伯虎想了想,老了,得挽回点文人的尊严,玩高雅的。他皈依佛门,自号“六如居士”,在祝枝山帮助下重修桃花坞,并表示饿死也不画春宫图了,还写了《贫士吟》鼓励自己,“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高雅的卖不出去,没钱,穷得三天都没升火做饭,他在这首诗里却微笑着说:“宝宝不饿!”

    咬牙坚持了一年,在祝枝山等人的推荐下,唐伯虎竟被家乡的父母官看中了,还跟着前后两任知县混日子,直到病死,这期间画了很多山水画,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都有收藏。

    《春山伴侣图》是唐伯虎这一时期的佳作之一,大石块上,两个小人盘腿而坐,一人面朝正面,另一人背对观众。土坡山石,枯木残枝围在小人外圈,人物身边有老树新芽,饱含春暖之意。中部曲栏掩映,山路迂回,最右侧有小瀑布,汇入溪流。远景则为层叠的大山遮住了一块小山峰,前面山势巍峨,后面山势陡峭,再远处还有隐约山峦。笔法干净利落,景观宏大,人物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有太多经过风浪的人,成功失败之后都要窝在小小的角落里回忆。

    19、祝枝山

    是唐伯虎的同乡,叫祝允明,长像奇特,自己都嘲笑自己丑,右手有六根手指,故自号枝山,是明代着名书法家。

    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里,陈百祥先生给观众的印象很深,他扮演的祝枝山还画了“小鸡吃米图”。而真实的祝枝山的确没有画作流传下来,但祝枝山在文学和书法方面多有建树。电影为了突出唐伯虎的风流才子形象,祝枝山成了“最佳损友”。

    实际生活当中,“吴中四才子”,祝枝山是老大哥,他比唐伯虎、文徵明都大九岁,比徐祯卿大十九岁。四人中,徐祯卿最小,早年考中进士,迁居顺天府,去世的也早,关系一般。剩下三人,文徵明老实,唐伯虎和祝枝山俩人豁达任性,他俩最好。

    唐伯虎12岁,在家乡已有名气,祝枝山主动拜访,以诗相赠,开始建立友谊。他陪伴了唐伯虎一生,种种变故中,他都始终不渝地体谅和推崇唐伯虎,如今苏州唐寅纪念馆内有“海内知音祝允明”一句。

    祝允明也是命运不济之人,十九岁就中了秀才,参加五次乡试,考了十五年才中举人,六次参加会试都没考上。他看儿子祝续都考中进士了,于是第七次参加会试,还没考上。他才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的身份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年),当了广东兴宁县知县,第二年,唐伯虎从南昌宁王府回老家,他还出资帮唐伯虎修房子,又给唐伯虎介绍工作。嘉靖元年(1522年),祝枝山升任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枝山科举不顺,纵情放浪,唐伯虎也陪伴左右。曾有记载,二人在雨中扮成乞丐唱戏,得了赏钱便青楼买醉。还有记载,某年夏天,唐伯虎拜访祝枝山,看见祝枝山喝的大醉,赤身裸体挥毫泼墨在写大字,也许是在模仿咱们前几集讲过的刘伶,天地是他家,房屋就是内裤,唐伯虎到他内裤里来了。

    祝枝山一生给别人写了无数墓志铭,为死党唐伯虎写得最用心,是学者们研究唐伯虎生平的重要依据。明嘉靖四年(1525年),祝枝山65岁,退休两年多,看病吃药,生活拮据。他天生傲气不愿接受施舍,文徵明的儿子只好在书房设置了上等纸墨,邀请祝枝山留下书法。祝枝山酒足饭饱,乘兴写下行草《古诗十九首》,精彩绝伦,文徵明的儿子顺利的给他数额客观的“润笔费”。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o、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20、李龟年

    前面介绍过的十九位秉正邪两赋而生的名人大多是能写会画的,他们抒发情感、引领潮流主要靠笔,也有几位爱唱的,写了新歌自己也唱,但是都不专业。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职业音乐人,后来名气太大,几乎成了唐明皇的私人音乐顾问。

    李龟年唱的好,是当时公认的全国第一,他还擅长作曲、编曲,筚篥、羯鼓、琵琶等乐器无不精通。遇到李龟年休息,从皇宫里出来,又会被公卿大臣请去表演,在宫里唱累了,嗓子不舒服,也照样去。他可不是怕得罪权贵,只不想冷落了粉丝们的热情,不能唱就演奏乐器。

    李龟年在乐器演奏界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几位民乐演奏大师,拉二胡的陈军、弹琵琶的方锦龙、吹唢呐的刘英。说到这儿,我突然想,三四百年后,也许观众还能看到我的这段视频,也许会去找几位大师演奏的录音、录像。但是李龟年只留下了他唱过的歌词,现在叫唐诗。

    李龟年极度受宠,他在洛阳奉皇帝之命建造的府邸,规模超过了一般的公侯贵族。只要李龟年在家,他家里就高朋满座热闹非凡,而且李龟年不只跟有钱有势的交朋友,登门拜访的达官显贵确实多,也有写歌词的落魄诗人、民间的歌手、舞蹈演员,只要志趣相投,李龟年不问出身门第、无论贫穷富有都能做朋友。

    除了在皇宫大内陪唐明皇、杨贵妃,李龟年最常去的是唐明皇的弟弟岐王家。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王维是大才子,开元十九年,考中状元,在洛阳拜访社会名流,也去岐王府走动。李龟年当时被请到岐王府表演,玩音乐的王维被震撼到了,就把自己写一首歌词送给李龟年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听哭了,这首歌一下火遍全国。在b站,听西本智实指挥,玉置浩二演唱的《秋意浓》就有那种感觉,网友们都发弹幕说“先哭为敬”,唱得包涵深情,触动灵魂。王维又专门给李龟年写了几首歌词,流传下来的有《江上赠李龟年》,后来被改名叫《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安史之乱后,两鬓斑白的李龟年流落江南,还唱过这首《相思》,你大爷就是你大爷,唱完,又哭倒一大片。

    李龟年最终也客死江南,他死之前,杜甫也流落江南,两人相遇感慨万千,杜甫就写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乱世漂泊,全诗一个悲凉的词也没用,只有“落花时节”四个字,举重若轻,回忆不尽、感慨无限。

    21、黄幡绰

    说完歌唱家,要介绍喜剧演员黄幡绰了,他入宫三十多年,专门为唐明皇表演“参军戏”。“参军”是一个官职,从前有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被告发了,皇帝就让戏子穿上官服,扮演参军,再让另一个的戏子捉弄这个贪官,就叫“参军戏”。是两个人表演的喜剧,类似于现在说相声的,逗哏戏弄捧哏,郭老师爱说,驴老师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驴老师娶的是富贵人家的小姐。

    隋唐之前就有“参军戏”,到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喜剧为主,也出现了正剧和悲剧,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元、明杂剧又影响到京剧、越剧、豫剧的形成。

    黄幡绰虽然是戏子,却爱开着玩笑劝谏皇帝,野史中有许多记录。有一次,黄幡绰扮演参军,演出完了,唐明皇还没尽兴,就命人将黄幡绰扔到水池里。黄幡绰在水里一沉一浮,逗得唐明皇、杨贵妃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黄幡绰像一落汤鸡一样爬上岸来。唐明皇这时还戏弄他说:“你刚才上了一趟龙王殿,是不是很开心,见到了什么新鲜事?”

    黄幡绰认为这正是向皇帝进谏的好机会,一本正经的说:“我在水里的确见到了新鲜事。我见到战国时候的屈原,还跟我聊了几句呢!”唐明皇一听更来劲了,问:“他对你说了什么?”黄幡绰就笑着说:“屈原告诉我,他碰上了楚怀王这样不听忠言的昏君,才跳江自杀。如今你在英明圣主身边,怎么也落到如此下场呢?”黄幡绰这番话讽刺唐明皇这样胡闹,快成为昏君了。说得唐明皇哭笑不得,以后真的收敛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着迷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我的锦衣卫大人 主角姜栀商池 剑名不奈何 重生之将门毒后 日夜妄想 夺嫡叶娇李策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穿书自救指南 入戏(娱乐圈) 替身受假死之后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穿越八零年代 你老婆掉了 新婚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