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是多大的官?(第 3/4 页)
而法制确立于秦朝,我们在第六集和第十三集里都提到过商鞅变法,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都被历代英明的封建帝王所灵活运用,比如大名鼎鼎的汉武帝,他就是面子上的儒家,骨子里的法家。我录历史视频的时候讨论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行侠梦”。
接着说孔孟董韩,孔孟,是孔子和孟子。孔子兴办教育大力传播儒家思想,是儒家学派的“至圣先师”。他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孟子是儒家“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思想家。董,是董仲舒。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的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些主张使儒学逐渐成为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发展的正统思想,是儒家道统传承的关键人物。韩是韩愈,东汉灭国之后,儒家的地位开始下滑。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最流行的是佛家和道家,各种外来的佛经和土生土长的道家“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受读书人追捧,儒家入世积极有为的思想比较消沉。这一段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佛家和道家的强盛时期。韩愈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佛、道盛行之际,他致力于复兴儒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道统之说便是韩愈所创,从此儒家上接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形成了真正的传承体系。
周程张朱,有的版本是周程朱张,按我读的版本顺序来介绍。周是周敦颐,就是写《爱莲说》的濂溪先生,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并且使儒家开始凌驾于佛、道之上,再一次取得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程,是指两个人,程颢hào和程颐yi。二人都是周敦颐的弟子,他们开创了“洛学”,是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张,是张载,世称横渠先生,他开创了“关学”。还说了一句传颂不衰的儒家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被当代着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作“横渠四句”。最后一位,是朱熹,他是“二程”(程颢、程颐)的徒子徒孙,朱熹是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位列大成殿十二哲。
儒学由周礼发展而来,孔、孟奠定基本框架后,到两汉以经学形式确立官方统治地位,从魏晋开始衰败长达900年,到宋代以理学形式再度兴盛,直至清朝统治结束。
接着贾雨村又说了应劫而生的,【文本: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传说中黄帝联合炎帝大败蚩尤部落,我们是炎黄子孙,蚩尤当然是反面形象了。神仙打架,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都塌了个窟窿,老百姓遭殃啊!夏桀、商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好奇的可以参考《封神榜》。秦始皇天天打仗吞并天下,东周灭亡。王莽篡权终结了西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结了东汉,两位汉朝终结者活着的时候也是战火纷飞。安禄山是草根出身,犯上作乱,后来他儿子联合大臣把他干掉。秦桧如今还背着残害忠良的锅,大家不太熟悉的只有桓温。
咱们上一集讨论,教师、幕僚被尊称为“西宾”的时候,我说到过桓荣,儒学名家,汉明帝的老师。桓温就是桓荣的后人,桓温是东晋明帝的驸马,权臣。他带兵灭了成汉政权,开始位高权重,之后三次出兵北伐战功累累,但是民不聊生。他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学王莽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又加上王谢两大家族势力的制约未能如愿。
除了秦始皇和曹操古今评价不太一样,贾雨村其他的说法与今天的看法差不多。评价历史人物,站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我们知道作者借贾雨村的嘴说的都是谁是行了。贾雨村除了按有利于儒家思想传承的标准评判外,就是修治天下的人正面形象,挠乱天下的人反面形象。前文,他自己刚登场的时候,批书人说他长像王莽、曹操,不知道举着儒家大旗,披着仁义外衣的雨村作何感想。
【文本: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
【甲戌眉批:大都世人意料此,终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书意在村野风光,却忽遇见子兴一篇荣国繁华气象。】批书人是在感叹人生,想欣赏村野风光,偏偏让你听繁华气象,想怎么样偏偏不能怎么样,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文本: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侧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当时的贾雨村自认为是智者,其实他远远没有看透红尘,否则他只做个教书先生就行,也没后文许多是非了。
【文本: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甲夹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我认为也是对着贾雨村当头棒喝!不知足的,越是想荣华富贵越是家破人亡,越是想拥有快乐得到的都是悲伤,拥有的越多失去的越多,贪心不足往上爬,结果爬的高摔的重!
【文本: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戌侧批:一部书之总批。】批书人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一部《红楼梦》的总批,我读了也有这样的感受,美好的事物都想得到,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可惜,拥有的越多失去的越多,《红楼梦》就是个大悲剧,作者把美好的都毁灭给你看。还是心存善念,知足常乐的好。
贾雨村心想,【文本: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chà,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甲戌侧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翻过筋斗来的”,一般人望文生义,把翻筋斗解释为栽跟头,认为栽过跟头,然后看破红尘了。栽跟头就能代表智通吗?我看不未必,摔成植物人的都有,我们应当借助《红楼梦》文本和批语来理解。
批语说“随笔带出禅机”说明“翻过筋斗来的”和佛教有关,贾雨村路过的就是一座破庙,和佛教有关这很正常。“翻筋斗”最出名的是谁呢?是孙悟空,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文本第五十四回,贾母讲的笑话里就提到孙悟空,说孙行者驾着筋斗云来了,看见九个魂便要拿金箍棒打,吓得九个魂忙跪下求大圣发发慈悲,然后孙悟空要撒泡尿给他们喝。
齐天大圣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最早在灵台方寸山跟着菩提老祖修炼,想学道家的长生不老之术,可惜菩提老祖没教他,只学了十八般兵器、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出了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就不认他了,师父断定他要出事儿。结果孙悟空在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惊动天庭,被太白金星骗去当了弼马温,他偷仙丹盗御酒,啃了半个蟠桃园,成了不死之身,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的三昧真火又送他一双火眼,比一般的神仙都厉害,只能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等有缘人来渡化他。开了挂的敌人,打不死,最好还是收编成盟军。五百年后,他跟了第二位师父唐僧。
《西游记》里一块普通石头,因为日月精华的滋养,孕育出石猴,石猴因为修道有了本事,在猴群中风光无限,还到天上做官儿,不久被压在五行山下,失去所有,连自由都没了,最后皈依佛门。
《红楼梦》里一块普通石头因为女娲锻炼之后,通了灵气,被扔在大荒山无稽崖没用,整天很烦。遇到一僧一道把它变成通灵宝玉送去体验世间繁华,繁华落幕后,恢复石头本来面目重回青埂峰下,红尘俗事,如过眼云烟、梦幻泡影。如果石头体验到拥有并失去一切,是悬崖撒手,是真正放下,这样才对烦恼、快乐有更深的领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