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诸位有什么建议?(第 3/4 页)
在北境,常年有大量的北方流民南下,这些人为了生计,都愿意投入军营,因此卫国公陆宗阳得以从这些流民中选拔骁勇士卒,整编了一支力量强大的北防军。北防军戌守边境,战功赫赫,这些战功分给每个士兵,便能补贴他们的军饷,因此他们打起仗来从不畏苦畏难。
而在京城,聚居的都是士族大家和工农商户,士兵地位低下,处于底层。如果不打仗,他们也没有战功可领,所以自愿参军的人少之又少。
不过,在军队如果能做上军官,比一般人就豪横多了。普通人参军,得军衔并不容易。参军时间长的,一般能封个从七品的队正。若是能做到七品旅帅,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能当上六品校尉的人,一般家里都有些来头。像公侯勋贵家的子弟,一入伍就能领校尉衔,而普通人那怕在军营混到老,都混不到一个校尉,更别提当五品别将和四品郎将了。至于像陆照昔这样的三品将军,能独领一支军队,调动一方重兵,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们神羽军的建制为六千人,但是目前的募兵人数,就算加上陆将军从疾风军带来的六百人,还有四千人的缺口。”王述的语气忧心忡忡。
陆照昔眉头一蹙,目光淡淡扫视着座下的人,问道:“诸位有什么建议?”
座下的人都不敢迎视她的目光,俗话说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京城的人过惯了舒服日子,都不愿意参军,他们也没有办法。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沈震山率先开口道:“依我看,一不做而不休,去牢里把那些牢犯都拉过来冲军!”
陆照昔不动声色地看向王述,问道:“牢犯充军,王参军认为如何?”
王述看了一眼沈震山,也不打算绕弯子,直接站起身道:“我认为不可!”
沈震山冷哼了一声,两人都是四品官员,但是王述是文官出身,既无战功,在军中又无人脉,他自然瞧不上他,“王参军认为有何不可?”
王述镇定地答道:“我们神羽军是由陛下钦点建制的新军,布防在京师周围,如果以犯人充军,万一出了纰漏,将直接危及皇城!天子脚下,如何能用犯人布防?”
沈震山不以为然道:“以犯人充军是本朝常有的惯例,牢犯也有重犯和轻犯,如果只用轻犯冲军,只要管理得法,又有什么纰漏可出?”
王述反驳道:“既是京师拱卫军,身家清白是最基本的要求,哪怕是轻犯,也不能冒此风险!”
“哈哈!”沈震山大笑道:“都说文人胆小如鼠,王参军到底是个文人,怕这怕那,句句不离风险,这幅德行要是上了战场,还不成缩头乌龟?”
面对沈震山这一番挖苦讽刺,王述也毫不示弱,嘲讽道:“匹夫之勇易,胸怀千军难。沈将军怕是不懂什么是舍小勇而顾大局吧?”
沈震山一摆手,神色很是不耐烦,“别跟我文邹邹的!你就是对陆将军治军没有信心!”
王述见沈震山把话题引到了主将治军上,知道不能上他的贼船,说道:“虽然我朝常以犯人充军,但是都是驻守边境,从没有以犯人充军拱卫京师的先例。沈将军难道记性这么不好,忘了几个月前皇上险些被刺杀一案?”
“你。。。”沈震山恼羞成怒,“啪”地一拍几案,站起身来。
帐内气氛一时剑拔弩张,沈震山怒目相向,王述也毫无惧色。其他人都眼观鼻鼻观心,做默默思考状。
陆照昔淡淡道:“沈将军和王参军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两位先坐吧。其他人有何意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