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独一无二(第 2/3 页)
当刘琦说,我不再停留于个人英雄浪漫主义上,于是他拍了《大风》,古装大片也可以风趣搞笑。
当冯小刚说,从没有认为自己搞笑过,也不知道什么是搞笑时,他拍了小资爱情和人伦通俗剧。
对李辅来说,他不需要做多余解释,大家自个来看《让子弹飞》,或幽默或浪漫,历史背景不缺,张狂气息不少,里面应有尽有,自取自用。
这是一部迥异于华夏式大片的大片,它有明星有风光也有排场,这些并不稀罕。
更重要的是电影注入了李辅的作者理念,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比如那些短平快的对白和剪切,比如各式好玩配角和一堆光膀子的汉子。
换句话说,《让子弹飞》并不是脱胎自一个成熟发展的市场,更多依赖于导演本人的过人本领和出色能力。它不大像是一种特定的类型制作,别人只能围观,无法搬弄复制。
到了结尾处的十分钟,三天三夜的等待之后,《让子弹飞》方才有了我所熟悉的诗意——就像做了个大梦一样。
看着黄四郎的碉楼领地被鹅城民众洗掠一空,眼前的狂欢景象让张麻子不胜感慨。
一番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平和对话后,跟先前与马邦德的对话一般,彼此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
几位兄弟想退出远走,张麻子好似把整个人生都经历完了,登时就来了一种千帆尽过的沧桑感。
此前大部分时间,《让子弹飞》是极尽癫狂,不惧过火,想停也停不下来,不会留给你太多思考的空间。
除了配乐,李辅把东西都做得很满,各种斗智斗勇、无数滑稽场面,劈里啪啦,应接不暇。多数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也能做足反差,像身份疑问,像抉择判断,完全是让观众焦急不已心急如焚地往下看。
要说《让子弹飞》有什么奇招,确实没有。
他一如既往那般,直奔着商业大片而去。
黄四郎蹦英文句子,马邦德不时夹生,包括将有的四川方言配音版本,这些好像都是奔着普罗大众而去。
不过回想《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李辅作品里的方言元素好像从来不缺。
片中让人印象较深的几组画面:几个兄弟去祭拜六子,每个人都凑到了镜头前面(戏剧话剧舞台上的打破第四面墙);张麻子责问谁做了坏事,他们个个面露难色,这些都是典型的“与观众直接对话”,时间短,疗效快,效果绝佳。
在对手戏过程中,《让子弹飞》同样追求节奏明快的叙事,不想拖泥带水。
张麻子与马邦德从敌到友,前后不过几分钟,无非闹钟飞上天的时间。
要么就是大反转,给你意料不到的刺激。两碗凉粉的对峙,貌似无聊刁难,结果留下了一个恐怖骇人的收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