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第 3/4 页)
当往事一幕幕回忆结束后,张昭站在了殿门之外。
来到这一处后,是仪便止住了脚步。
他知道接下来的事,孙权不想任何人知道。
是仪的停步,让张昭想起了孙权称帝后对孙策的追封,这让张昭发出了一声轻笑。
长沙桓王?
呵。
张昭视若无人的伸手拭去了眼中的泪水。
待脸色恢复肃正后,张昭不经任何通禀,就大步迈入了大殿之中。
大殿幽深,但却无法阻止张昭坚定的脚步。
在越过几处门柱之后,张昭看到了坐在御座上的孙权。
这时在大殿内,除去孙权与他之外再无他人。
而在孙权与他之间,正静静地放着一张坐席。
张昭知道那是孙权为他准备的,于是在对着御座上的孙权行了一礼后,张昭径直地来到那张坐席上入座。
在入座的同时,张昭也看到了孙权身前御案上有着一份合上的文书。
关于那份文书是何内容,张昭不难猜出。
他今日也正是为那份文书中的内容而来。
坐下后张昭一直看着御座上的孙权,而孙权也正在用审视的目光注视着张昭。
对于张昭,他的情感是复杂的。
有信重,有猜忌,有怨愤,更有依赖。
但再复杂的感情,却也不能掩盖了,当下他与张昭之间的身份立场。
他是君,而张昭是臣!
“张公为何叩阙?”
孙权的声音清冷,不带丝毫感情。
而听到孙权今日还愿意称自己一声“张公”,张昭脸上肃正的神色倒也缓解了些。
“今日,臣是为大吴千秋基业而来。”
张昭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大殿内重重作响。
若是一般的君主听到臣下的这句话,想来都会对这句话感到十分好奇。
但早已看穿一切的孙权,却下意识地发出了一声冷笑。
“哦?”
“若真如此,张公亦可选择上书,而不必用叩阙的方式。”
到了这时候,孙权还是想给张昭一个机会。
但同时孙权的语气中也充满着嘲弄。
孙权语气中的嘲弄,没有半分掩饰。
而面对孙权的嘲弄,张昭却好似没有听到。
他只是自顾自地讲道:
“社稷已立,国本却尚未确定,这难道不是国家的风险吗?”
张昭是因为老迈昏聩,听不懂他话中的含义吗?
这绝不可能。
眼见张昭不管不顾,非要与他当面捅破这件事,孙权的心中怒意蹭地又升起。
孙权也不想跟张昭打哑谜了,他直接了断地说道:
“过几日就会有诏书下达,建昌侯将会是大吴的太子。”
孙权口中的建昌侯,指的就是孙虑。
孙权本想用他的态度,来告诉张昭,这件事已经无回旋的余地。
可张昭会这么轻松放弃吗?
在孙权话音刚落的那一刻,张昭就果断地说道:
“臣以为建昌侯年幼,不足以奉宗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