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第 3/4 页)
待其他大臣都离开殿内后,曹叡招手示意让曹休上前。
等曹休来到身前后,曹叡在这位宗族长辈之前,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苦,眼泪不断地再次流了下来。
看着曹叡泪流满面的模样,曹休心中不忍之情大盛。
“陛下勿忧,臣一定会誓死扞卫大魏社稷。”
这句话说出来后,曹休亲手将曹叡扶至御座之上。
“有臣在一日,陛下的御座,就一定会坐的安稳。”
说着说着,曹休的泪水也流了下来。
曹休的两句含泪保证,让曹叡心中的担忧少却了很多。
虽说近年来宗亲大将日渐凋零,但幸亏曹休尚在。
而曹叡将曹休留下来,并不只是为了听曹休的保证的。
曹叡将怀中的虎符取出交到曹休的手中,并且握住他的手言道:
“迁都一事能否顺利,全在伯父之手也!”
听着曹叡对自己的信任,曹休郑重一拜收下曹叡赐予的虎符。
待将虎符交予曹休之后,曹叡又问曹休道:
“孙权近来的态度如何?”
曹休原本是作为征东将军负责镇守寿春的。
可之前曹叡曾派华歆出使淮南,想要与孙权结为同盟,为了让结盟一事顺利,曹叡便下诏让曹休回京述职。
这是曹叡对孙权主动释放出的善意。
当然这不代表曹叡完全放弃了在淮南的防务,在曹休离开之后,夏侯尚代替曹休成为了征东将军。
而在曹休回洛阳后,考虑到曹休对江东的了解,曹叡便让曹休暗中操持与孙权结盟一事。
见曹叡问起这件事,曹休便将他近来得到的消息一一回禀给曹叡。
在曹休的回禀下,曹叡得知了孙权当下的态度是什么,总而言之就四个字——暧昧不清。
任凭华歆说的口干舌燥,任凭他释放出什么样的善意,孙权却始终未给华歆一个准确的答复。
曹叡明白,孙权这是在待价而沽。
不过曹叡也知道,孙权很快就要做出答复了。
曹叡一把抓住曹休的手,语气迫切地说道:
“伯父立即写一封信送到华歆手中,将长安失陷的消息告知他。
在信中伯父务必要极力夸大贼军的强大,更要展现出糜旸的野心。
并让华歆要将这一切,全都一五一十地告知给孙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