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七十六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 1/4 页)

    刘备是开国之君,当下大汉的朝臣,大多都是刘备的从龙之臣。

    再加上刘备在世时,对他的大臣们可谓是至情至性。

    故而无论是从公、私两方面来说,今日参与大朝会的汉臣们都没理由拒绝为刘备上庙号。

    相反的,他们的态度都是颇为积极热衷的。

    可今日大朝会的难点不在于,该不该为刘备上庙号,难点是在于为刘备上什么样的庙号。

    在两汉之际,帝王与臣子大多是要脸的。

    要脸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两汉无论是官方或者民间,对帝王上庙号一事都抱着相当谨慎的态度。

    就拿个比方来说——孝景帝在死后并未获得庙号。

    本来按道理来说,论文治,孝景帝有文景之治这等含金量十足的盛世功绩打底。

    论武功,孝景帝在位时平定七国之乱,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为后来“一汉当五胡”的盛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孝景帝都可圈可点,完全算的上一位有作为的帝王。

    这要是放在隋唐后面的朝代,孝景帝死后不但能上庙号,上的定然也是“高”,“宣”这类一等一的庙号。

    但实际情况就是,孝景帝连最普通的庙号都没有。

    不止孝景帝,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孝武帝,他的庙号也并非是死后就获得。

    孝武帝的“世宗”庙号,是孝宣帝继位后,为了标榜自身血脉的正统性,才为他上的。

    从孝景帝及孝武帝的事例可以看出,在西汉帝王获得庙号是一件多难的事。

    当然了随着皇权的加强,在西汉的后世帝王中,庙号后来的确也出现了滥觞的迹象。

    孝宣帝死后获得中宗的庙号,这一点没有争议,作为将西汉国力推上鼎峰的帝王,他实至名归。

    可元、成、哀这三位逗比,在死后竟然都被上了庙号......

    只能说一句不要脸。

    只是若是这样的话,反正有先人不要脸了,今汉的大臣当然就可以“顺势而为”,想出一切好的庙号往刘备身上安。

    可惜的是,随着汉室一位新的要脸的帝王出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这位帝王就是汉世祖刘秀。

    刘秀在称帝后,得知元、成、哀三位先帝不要脸的事迹后,气的他直接下诏免去了这三位先帝的庙号。

    无独有偶,将刘邦及刘秀封为偶像的刘备在称帝后,亦将东汉的孝平帝刘衎、孝和帝刘肇、孝安帝刘祜、孝顺帝刘保、孝桓帝刘志五位帝王的庙号给免了去。

    这五位帝王就不说有啥功绩了,平均都没活过三十五岁,这样的帝王都有庙号那不纯纯搞笑么。

    特别是作为将汉室带入深渊的汉桓帝,他的庙号竟然是威宗?

    直接把刘备气笑了。

    刘秀与刘备的行为,无疑都大大再一次维护了庙号在两汉帝王中的权威性。

    可这亦让今汉的大臣们,有点没办法“随意发挥”了。

    毕竟免去五位搞笑帝王庙号的是刘备,他们身为刘备的心腹之臣,总不可能太过随意,从而打了刘备的脸吧。

    作为太常,孟光试着提出了为刘备上“高祖”庙号的建议。

    据《孔子家语·庙制》所言: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刘备作为今汉的开国之君,刘备若上庙号,自然可以称祖。

    可“高”这一庙号,却并未得到大多数臣子的支持。

    与后世人所知不同的是,汉高祖这个庙号,并未在两汉帝王中用过。

    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是孝高帝。

    称呼刘邦为汉高祖的,基本上都是误称。

    要是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用“高祖”看起来好像也可以。

    功高者曰“高”,刘备复兴大汉,的确称得上这个美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女配没有求生欲 剑名不奈何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着迷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是心跳说谎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顶级猎食者 入戏(娱乐圈)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疾风吻玫瑰 良辰美景好时光 安徒生童话 看鸟吗哥 元始法则 韩立我是你家老祖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我五行缺你 我的美女老板娘 金牌调解员[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