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状元之名归(第 1/3 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殿试还有半注香就要结束了。几百名学子,陆陆续续提交答卷,主考官门一一查阅审批。
叶泽川正襟危坐地等待着着,龙椅上的皇帝是越看越兴奋,策论上的每一问都有着相应的解决对策。
整篇文章里,不仅仅只是原题外邦患祸的解决对策,通篇覆盖了整个大周朝发展的要点,现在良策拿了出来,就看皇帝这个决策者有没有魄力实行了。
看完之后皇帝却是犯难了,因为这篇策论不仅仅是空谈几句话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的可实行性,要是点为状元之名,那么叶泽川势必得在翰林院待上几年。
如此一来他怎么任职就位,可是……
“殿试时间到~,众贡士停笔交卷。”待所有学子递交题卷后,便整整齐齐地站在殿中。叶泽川则是站在最前面,因为没人敢在他前面就这么简单。
皇帝放下手中的策论,微笑着开口勉励了几句,继而让他们先行退出殿外等候通知。
皇帝吩咐礼部的考官们赶紧阅卷,而他则是要和刘阁老谈一谈。二人来到议事殿,皇帝便直接将叶泽川的题卷递给他看。
刘阁老眼光湛,细细品读着:“自太祖开国,创万世之基,功达上天,名阔四海……”
“然边疆多站事,苦汉家百姓久已。大周欲兵伐……”
“周天下百姓不富予饥,财困难以兵,兵戈不利则难伐疆……”
“有三才而聚礼,一曰民、二曰富、三曰兵戈……”
“……”
片刻之余,深感一息,目光凝聚一处,点着头开口而说:“文昌侯此策可安天下矣!”
其实不止这样,里面每一项都谈到了大周现在的状况,而且还是精准把控,实行性极高。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