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六道考核(上)(第 1/3 页)
初晨时分,暮春时节早已是褪去冬季的寒冷,浓郁的春意随着阵阵轻柔的微风吹入大街小巷。在帝都深处的学宫当中,巨大的铜钟在摇摆中散发出悠扬的钟声,在千万人的期盼当中预示着一国盛事的开幕。
在帝都的中央大街上,上千名关武国各地郡城的赶考学子纷纷肃整衣装,走出学馆,在皇城守卫的引领下向皇城出发。
在学宫当中,一众学宫的学子手持学宫令牌,站立在学宫的广场上等候夫子们的点名传唤,在学宫的矮墙之外,一辆辆雕刻家族徽章或悬挂姓氏旗帜的马车静静的等待各自的主人,随即便将前往皇城。
秦氏老宅的庭院当中,秦昊得意洋洋的指挥着身形魁梧的青铜傀儡,更是手持古剑寒潭朝耍出一朵剑花,单手握剑双手背负在身后,俨然装扮出一副世外高人风范,眉宇间得意的神情更是旺盛几分。
“啪~!”本应安分的《天地典》突然发难,化作一道模糊的影子重重敲击在秦昊的后脑,“春闱开考,大街上早已是人挤人,你小子还好意思在这里瞎显摆”在庭院的花丛枝桠上,一个小小的身影对着秦昊怒目而视,神情中透出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怒气。
秦昊转身嘿嘿一笑,收起古剑和傀儡,弯腰捡起厚重的《天地典》揣在怀里,一路小跑的拎起早已准备好的一麻袋物品,抬脚落地之间响起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
在帝都皇城的广成中央,一块巨大的明黄色台布平铺在地面,一百张桌案分列在两侧,上百名青衣长衫的青年站立在桌案后,手持一枚玄色的书签等候着吩咐。
在皇城大殿的台阶上,皇帝上官云崇与太武学宫老夫子韩兴并肩而座,一众朝臣与学宫的教书先生分立在两位大人物的身后。在皇帝的下首座位上,太子上官硕与大皇子上官震一同落座,只是在尊位上,似乎大皇子的位子更为出众一些。
朝臣当中的有心人自然早是注意到,只是礼部的主官似乎对此无动于衷,皇帝的神色归于平静,似乎对这样的安排并不反感。许多真正掌握帝国权柄的大佬更是沉默寡言,即使言语交谈也只说当下的春闱大考,一时之间原本产生些许恻隐之心的人顿时压下心头的猜测。
上官震,宗室当中最为神秘的子弟,先帝的嫡长孙,当今皇帝的嫡长子。宗室传闻,皇长子五岁诵默三千诗词,十岁通晓月潭洲水文地理,十二岁弓马娴熟,十五岁少年兜鍪,三年征战搏杀斩敌首五百,弱冠之年独自领兵镇守皇陵。在年轻一辈当中,上官震的成就不可谓不恐怖。
如今的太子上官硕与上官震一母同胞,太子虽也是皇后的骨肉,但只是皇帝的第三子,无论是身世还是成就皆不及皇长子上官震。
在先帝执政时,不少功勋老臣极力推荐册封皇长孙上官震为皇太孙,期许在两位帝王百年之后继承大统。据说,秦家的上代老家主秦尊生也曾书写密信夸赞上官震,言语当中也曾暗示先帝可以托付社稷。
只是,在皇长孙凭借一人搅动整个帝都的深水时竟是被先帝授命镇守皇陵,更是有一道旨意说明在先帝有生之年不得踏出皇陵一步。一时之间,朝堂上下大为震惊,自此之后无人再提大皇子,致使如今的许多百姓错认为当今的太子便是皇帝的嫡长子。
端坐在一众朝臣身前的上官震感受着身后的目光与空气中略微躁动的气息,起身接过一旁侍从手中的托盘,双手奉茶恭请皇帝与夫子,更是亲自为自己的同胞兄弟奉茶,缓缓将茶杯放在上官硕的手中,目光不着痕迹的扫视了身后的朝臣,发出一声冷哼。
一股奇异的韵味在上官震交付茶杯的瞬间激发,独属武道大宗师的气息席卷全场,尽管这道气息并不比在座的几位老将军来得雄厚,却显得生机磅礴,一些文官与修为较低的武官皆是被震得一退。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