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录制(二)(第 2/4 页)
洪芷瑶等到百人团朗读完,分别坐下之后,才重新接过话题。
“请允许我和大家讲解一下我们的赛制。”
洪芷瑶继续微笑着说道,“每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
单人追逐赛中,5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5人中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而节目组也会经过数据整理,在百人团中,排序找出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答题速度最快的前5名。
他们将成为下一场比赛中登上舞台的5位挑战者。”
在大家震耳欲聋的掌声当中,洪芷瑶走到舞台另一侧坐下,和另外一侧的两个教授进行交流。
“晏老师,参加这样一个节目,你有什么感受和我们分享一下?”
晏孝逊教授轻轻叹了口气,“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代表着诗人、词人的经历、所思所想,映射着那个时代。
可以说读懂了一首诗词,也就读懂了作者,读懂了他的所思所想。
我非常喜欢央视的《中华诗词大会》,能够以这样一种形式把诗词之美完整、直接地展现给大家,真的是我辈之幸。
所以在芷瑶邀请我的时候,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以这么一种方式,和大家分享我这么多年来学习诗词的一些心得。”
陈毓教授接着说道,“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传承,从最早的《诗经》到《木兰辞》再到《将进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首首诗词可以说是华夏文明河流上空最璀璨的一颗颗星星。
我们举办这个活动,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是为了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所收获,也希望我们花城大学能够成为一片诗词热土、文化。“
“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相信这也是我们所有学生都希望看到的事情,下面有请今晚的第一个挑战者登场。”
洪芷瑶没有继续聊下去,果断地直接进入正题,请第一名挑战者登场。
这五名挑战者都是百人团当中的佼佼者,也是洪芷瑶她们选出来的优秀选手,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特训之后,水平自然不会差。
第一个挑战者还是一个清秀的美女,名为王晓茵,来自中文系,气质非常好,博得了不少观众的欢呼。
答题的时候,在前三题时她都非常迅速地完成了答题,得到了一个比较高分数。
每道题答完,两个教授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理解,为大家讲解题目中出现的诗词背后的故事,风趣幽默,让大家涨了不少见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