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陆安琪的微信轰炸(第 2/3 页)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规矩,想要从十八线小县城走出来,在大城市立足,必须加倍的努力,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寒门出贵子也好,寒门难出贵子也好,不试试看怎么会知道呢?
陆恒的出生的确给陆家爷爷奶奶带来片刻欢愉,外孙孙子满堂,陆恒也很快淹没在第三代子孙当中。毕竟,养育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事情。
陆家屯没有特殊的物种,也没有多余的矿产可以变现,值得庆幸的是,土地肥沃,水稻、蔬果都可以种植,每家每户也会饲养一些牛羊和鸡鸭,物质谈不上丰富,但也勉强过得去。
陆家父母在适合上学的年级准时将三个孩子送进学堂,三个孩子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村子里面读书的女孩太稀罕了,教室里面放眼望去都是光头。
陆家姐妹每次从学校带回来的各种奖状和喜讯是支撑父母劳作的动力。陆香香除了种地收割在行外,刺绣功夫了得,结束白天的劳作,为了补贴家用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刺绣被面、枕套,赶集时带出去变卖,换取一些生活费。陆安琪半夜起夜时看到母亲劳作的身影,记不清多少个日夜,母亲的背已经有些微微的弯曲了。稍微大一点能够独立出门了,陆安琪在不上课的时候背着这些绣品去赶集,帮母亲分担家务。经常有亲戚跟陆家父母说,女孩儿认得字就可以了,没必要学那么多,三个孩子都上学负担太重,何苦呢?再说了,女孩儿以后嫁人,添孩子那也是你们的外孙,没必要。陆建国每次都只是笑笑,不作答。
陆恒并没有因为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得到父母的偏爱,他是家里挨打最多的,也是最受宠爱的,在两个姐姐勤奋好学的影响下,成绩不错,也孝顺。看着三个懂事的孩子长大,陆家父母感到欣慰。
陆安琪的姐姐陆弯弯名字很特别,据说出生的时候没有哭,一直都在笑,两个眼睛弯弯的,父母觉得喜庆,就给她起名陆弯弯了。陆弯弯读书的成绩也不错,考到县一高的公费生,考虑到三年住读费用也不便宜,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最后选择了幼儿师范,觉得当个老师很不错。毕业以后也如愿以偿的进了当地的一家公办幼儿园,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在来到d省的省会城市上大学之前,陆安琪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四年苦读让她励志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她不想让家人失望,想让父母安享晚年。姐姐每个月的工资很大一部分用来支持弟妹读书学习,自己却十分节省。妹妹考上省城的大学,是陆家屯走出去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姐姐觉得自己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学四年,陆安琪比同学们都要努力,拿奖学金,做家教兼职,自己赚学费。所以当李月梅不相信她在b市找到工作时,陆安琪内心是自信的,她清楚自己的能力,也坚信自己的实力。四年以后,陆安琪顺利的考到a市的硕士研究生,在这里遇到了王子默。大学期间曾短暂相处过一个男朋友,陆安琪总是忙着兼职,聚少离多,没多久就分道扬镳了,谈不上感情深厚,印象深刻都谈不上,初恋就那么过去了。
新生见面会的时候,第一次见到王子默,陆安琪觉得心理有一种莫名的温暖,眼前这个男生高达挺拔,容貌姿色不是一等一的出挑,不过在综合类大学里面也算是拔尖的了。
第一眼看到陆安琪,角落里这个看着有点倔的女孩吸引了王子默,她和他过去见到的姑娘不一样,眼睛里面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格外心疼。
不过新生见面会上,两个人也只是眼神交流,并没有多说话,直到之后的党员活动日两个同专业不同方向的男女青年才暗生情愫。王子默和一般的都市男孩想法不同,他的内心是保守的,认为人该在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一步耽误步步失误。26岁之前女朋友谈了三个,不是性格不合,就是志向不同,再就是莫名其妙的原因不了了之。看得上他的他看不上,他看得上的别人看不上他,人各有志,从此大家天各一方。
王子默和陆安琪没有校园爱情的狂热表白,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惊心动魄,刻骨铭心谈不上,按部就班形容他们的感情倒是更为贴切。云淡则风情,波澜不惊的爱情到也显得平淡而充实。陆安琪还是一如既往地业余时间兼职,王子默则是泡图书馆,去看各种文化展览。只有两个人都用空的时候才在一起约会。陆安琪倒是从内心里喜欢王子默,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优秀,弥补原生家庭的不足。王子默到不介意陆安琪的家庭状况。相反,独生子女的他有些时候感到些许的孤独,看到陆安琪的姐姐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王子默时常想自己要有个姐姐该多好。不过也就是想想,想到家里多个姐姐,自己很多东西也会变少,不再是爸妈唯一的野马。老王和老李也不再想着给他整草原了。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谈婚论嫁倒也说的过去,如果真的结婚,婚后生活还是和现在一样,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不结婚又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找到像陆安琪这么顾家的女人,本质上,王子默希望能够找一个围着自己转,以后伺候自己的老婆。事实上,他想多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