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兄妹变夫妻(第 1/3 页)
“喊冤人上堂。”
“冤枉啊!”
喊冤人哭喊着上堂跪下后,一看这个喊冤人她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子,满脸冻得通红,止不住的擦着鼻子,胆怯的直把脸向她娘怀里‘藏’,大有一副我看不见,别人也就看不见我的意思。再看这位年轻妇女她一脸愁容,像是已有两天没有梳头洗脸的样子。
现在正值深冬季节,天气非常寒冷,还刮着不小的西北风,把她的头发都吹乱了。她母子俩在这天寒地冻,又刮着寒冷的刺骨北风的季节里,穿的那破旧蓝色棉衣竟然是这么地薄。
这母子身上那多个窟窿的棉衣,穿着它,是想让它给自己保温取暖呢?还是想通过这些窟窿通风散热呢?
穿着又厚又新的棉衣,还感觉寒冷的大司理宾胥无,看到他们母子穿的这身衣服,不由得一阵心酸。宾胥无一拍惊堂木,“啪”的一声,问道:“喊冤人姓啥名谁?为何喊冤叫屈?从实讲来。”
这位喊冤的年轻妇女,有些害怕,更有委屈,她施了一下礼说道:“大人啊!小女的丈夫他……他冤枉啊!”说着她的两眼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顺着脸流了下来。
宾胥无平易近人地说:“民女有何冤情慢慢说来。”
这位年轻妇女含泪说道:“民女我婆家是,都城临淄东南边三十里的王家庄,属于小海县。夫家姓王,丈夫名喜郎。民女姓赵,名小翠。民女从三四岁时,就到了婆家,那时很小的我还不记得事,幼小时就听公爹常常讲给我听:在公爹四十来岁的那一年,七月的时候,连续下了几天大暴雨,下的雨水沟满河平,不但暴雨冲毁淹没了庄稼农田,就连房屋倒塌也不在少数,使很多人无家可归。
我公爹他是上无父母,又没有兄弟、姐妹和妻子,近四十岁的他因家贫还是光棍一条。
这一天,公爹想河里这么多的水,何不去河里捉几条鱼吃呢?于是,就带了一条渔网,走向村外的一条河。无意之间,他远远的看见前面河边有很多人,心里有点好奇,这些人在哪里干什么呢?
顿时,脚步就加快了,便急走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人们遥指河中一个漂着的木盆,盆中时而有男婴的哭声传了,人们议论纷纷:
“谁家的男婴啊?”
“这还用说嘛,男婴的亲人一定是遭到,上游洪水的危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婴儿……”
“嗐!就算这个婴儿,不被洪水淹死,也得活活被饿死。”
“好可怜的婴儿啊!”
……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