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新人(第 2/3 页)
便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切,什么烂诗!”
虞真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不就作了首烂诗么,这都好称赞。”
虞可看了一眼自己的兄长,微嗔道:“哥,你说什么胡话,自己不好好读书光顾着玩就罢了,还诋毁别人,还不赶紧向高公子道歉?”
虞真撇了撇嘴:“真无趣,你们这群人整天附庸风雅,早知我就不跟来了,还不如去看看新来的呢。罢了罢了,我走人了。”
言罢,他便赶紧挤开人群快步离开了,自己担心自己又被妹妹抓住不让跑。
众人微微一愣,虞可也是疑惑问道:“他说的新来的是指什么?”
此时便有人轻笑出声:“殿下有所不知,昨日馆中来了位新客,据说是名士萧秀,他身边还带着个少年人,也不知道弟子还是亲人,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学堂见到那位少年人了。”
所谓学堂,其实就是王府自己开设的私塾,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名士子女和淮南王的子女,教师的先生也是文学馆名士们轮流负责,可以说他们就是这名士们的熏陶下长大的,就算出了远门也能向别人骄傲地说一声自己有多少个名士老师。
人们对那位“新来的”兴趣不大,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新来的同龄人了,众人只是稍稍将这件事记了一下便置之不顾了。
毕竟,估计不久就能见面了。
虞可也没有在意。
翌日,他们果然见到了那位“新来的”了。
众人在矮桌前正襟危坐,一齐看着孔子画像前的谢先生和一名衣冠整齐的小少年,宽袖大袍,外披半臂,脚穿木屐。
谢先生是一名很严厉古板的大儒,全名谢濡,教学《尚书》,对繁文缛节很是了解,据说曾在朝廷当过礼部官员。
在其他人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同时,少年人毫不紧张,坦坦然然,露齿而笑,作揖到地:“在下苏齐,今后还请诸位多多关照。”
少年人面如冠玉,举止优雅,气质淡然,看来果真是出自名士师门的人,一时间不少人便对这位少年人有了些好感,毕竟好看的人谁都会一眼就有些好感的。
待少年人走到最后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后,谢濡也缓缓坐了下来,并对坐在最后的少年人问道:“苏齐,你最善何物?”
少年人坦然道:“在下最善采花。”
众人:“???”
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甚至为他在心里抹了把汗,在古板严肃的谢先生面前说这种调皮话是真的找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