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德雨社听相声?(第 3/3 页)
“知道我们也不容易了吧?”于大谦笑道:“都说相声没有门槛,是个人就能说!那是废话,能说不代表能说好,能说好不代表能赚钱。台下都是花钱买票,衣食父母,不让人家高兴回去就骂街!”
“好多事情看着容易,门槛低,其实所谓门槛都在里面。”老郭擦擦汗,喝口水道:“任何行当干好都不容易,天赋好的最少也要几年十几年坚持不懈努力。我也算自幼学徒,从说评书开始到现在,二十年才出点名,能靠着相声养家糊口。到现在身边一群孩子跟着混饭吃,压力很大啊!”
曲艺行有规矩,三年师傅三年儿!进门拜师学艺三年,跟着师傅和儿子一样,吃穿住行都算师傅的。学艺出师白干三年,不拿工资,三年以后人情两清。然后再说自立门户,或是继续跟着师傅混饭吃。
德雨社发展到现在,风风雨雨,也经过几次动荡。是是非非现在也说不清楚,说到底都是利益之争。不过现在老郭也不惑之年,好多事多看开了,不斤斤计较,人平和很多。
学他三十多岁年轻气盛说的话:“我跟你吵架要是还嘴就算欺负你!”
吴世襄喜欢听相声,能和两个人认识也是缘分,没有什么利益之争。聊聊天,听点娱乐圈的八卦,很有意思。
最后演出一直到十二点多才结束,因为是年底最后一次封箱,再看就要到明年开春的开箱,观众都不依不舍,最后一段返场七八次,才曲终人散。
“看现场还挺有意思的!没想到于大谦在台上也挺搞笑,比现实中好玩多了。”
丫头回去路上也津津有味,原本不喜欢相声,但这次身临其境,感觉又不一样。几千人一起开怀大笑,气氛更强。
“有空你也多看看演出,我下次给林姨说一声,看万大影视有没有什么活动,你想去就去玩玩。”
丫头半年多经过城市生活,已经完全融入京都,气质也慢慢时尚起来。上个月还回了一次谢家堡,连村长都不认识这个漂亮的大美女喽。
“对了,前几天周爷爷让咱们有空去家里坐坐,说要是今年过年没事去家里过年。”
“应该的,明后天咱们就去家里拜访一下,认认门,以后没事你就能去转转。”
这段时间周老和丫头关系越来越近,是时候去家里坐坐,特别是见见周卫国。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以后都是一家人,早点熟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