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流水线作业?(第 2/3 页)
“布局基本完成才能动刀,用刀还要讲究刀法,很多地方不是一小刀一小刀修出来的,而是要一刀呵成的。关键部位的刀痕是功力的表现!雕到中途如果有好的想法可加可减,关键要的是效果。形态,神态,衣纹,,动感不能忽视。”
“然后打磨的功夫也不能小看,什么地方该抛的多些,什么地方磨的少些,甚至有的地方不要打磨,最后的效果可能会因打磨的关系变的味道不同。也就是说,你做一件艺术品,在你还没有完成之前,脑袋里想的效果可能和你在完成之后有很大的不同。”
“其实不论是橄榄核雕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完成一件作品的过程是很长的。单单构思,布局就可能花费很大功夫,所以在当前市场人心浮躁下,做艺术的人实在是太少,好的艺术品也就越来越少喽!”
老刘有感而发,自己一直收徒弟,甚至免费教,出师还有工作干。可喜欢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徒弟每年都要走几个,到现在留下的也就身边五六个。
传统手艺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核雕还好,毕竟有市场就有人参与。别的更可怜,大到京剧国粹,小到地方艺术。苏州丝竹贵妃扇只有十几个人传承,宫廷掐丝拉金现在只有三位大师,手绘唐卡全国只有一个人在做!
“现在您一天能出多少颗满意核雕?”
“一天状态好一般能出七八颗,差一点三四颗。纯手工讲究创作状态,信马由缰,灵感来了下刀有如神助,自然就快。”
张扬继续发问:“来之前听说现在核雕纯手工雕刻费时费力,纯机器雕卖不上价钱。行业流行一半机器,一半手工是不是?”
老刘听到这个问题,有一些迟疑道:“不错,其实也不算潜规则,很多人都用这个方式,利用现在先进工艺打基础,粗修出轮廓后,再用手工精雕细琢。这样省时省力的多,我有时候也采取这个方法,不过销售前给玩家说清楚,让人家花钱买个明白。”
三个嘉宾点点头,这是句实在话!还是老刘说自己从来不用机器,那才是吹牛。纯手工一个月出不了十几串,他又不是名家大师,这个量根本养不活自己,更不用说养一群徒弟。
不过现代工艺有它的方便之处,粗修轮廓很快,十几分钟搞定。效率大大提高,至于细节用手工能表现出各种神态,特别是十八罗汉,栩栩如生。
只要不是以次充好,提前告诉玩家内幕,不算骗人。几百块钱基本上买不到纯手工核雕,这是市场规律。一两千能买到纯手工,但不是名家作品还可以。至于名家最少上万,大师有价无市。
“您看这串如何?”张扬掏出一串罗汉,让老刘点评。
他接过来看了一会,面色沉重道:“我能肯定是纯手工雕刻不错!但?”
“但是什么?”张扬精光一闪,赶紧追问。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