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醉(第 1/2 页)
。
在杨致携沈玉出京游玩的十余天里,皇帝对整个大夏军方的高级将领来了一次团体批发式的奖励几乎每天都有三道以上的圣旨以八百里加急发往大夏各地军中,令满朝文武看得眼花缭乱耐人寻味的是,杨致身负大夏第一猛将之名,是皇帝一手树立的夏军铁血标杆,近五十道晋升封赏的圣旨居然无一字提及
头两道圣旨分别是对宁王赵当和康王赵敢的大肆褒奖,赏赐大量金银财帛不算,二人的起居仪仗等象征性的政治待遇也上了一个台阶宁王除王位世袭外,还允许他任选一个儿子封侯
第三道圣旨是对太子赵恒“勤勉仁厚、用心国事”的表彰,对他这一次提名委任的将领一律认账接下来的圣旨,便是对四十余名高级将领的晋升封赏了
大夏军方大致可分为五大系统:禁军、宁王、康王、朔方军和地方府兵杨致人头不熟,搞不清那四十余名将领的原任职位,也不清楚这些人分属哪些派系但他可以肯定的是:皇帝是借封赏为名,把军方的力量格局全盘打乱重洗牌,只调将而不调兵便把成本降到了最低这招猛虎洗面令各派势力始料未及又无话可说,不可谓不高明
原枢密院太尉陈文远因年老致休,调讨虏大将军卫肃回京接任原禁军副将曾英明调任朔方接卫肃之位,另一禁军副将周挺升任禁军大将军耿升任禁军副将,其父耿进调任武威大将军,驻防中州
建突袭军团被一分为三:董坚与李为都被晋升为先锋将军,各领精骑一万前往朔方换防,以两万禁军“换”十六万朔方军南下中州集结沈重升任骁骑将军归耿进节制,领原突袭军团精骑一万及两万南下朔方军,统兵三万驻防淮南
只有几位心腹重臣知晓皇帝的全部意图:皇帝不仅打破了军方各派势力拉起的小山头,而且为即将发动的灭唐之战做出了相应战略部署这是关系到大夏与南楚力量对比的关键一战,皇帝打算御驾亲征由太子挂帅,耿进担任统兵主将,可谓志在必得
杨致因安贵侯事件去官降爵之后,一直是个没有实职的一等侯大夏立国已逾三十年,不少开国重臣名将业已作古,其后人多有庸碌无能者躺在父辈功劳簿上混日子过的侯伯大有人在貌似除了声名赫赫,杨致与那些二世祖并无多大区别
说他已经失宠,成婚之日皇帝差不多搬去了一个小朝廷亲自捧场,重阳之日还召他进宫喝酒说他春风得意,却又在家赋闲百万夏军的征战之路还远远望不到尽头,放着这么一位猛人闲置不用,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真是圣心难揣,天威莫测啊
事实上杨致对此毫不眼红,甚至全无兴趣尽管他心底对皇帝无所畏惧但还是要遵守表面尊重的游戏规则,所以不能说他与皇帝喝酒完全没有一点心理障碍
一直到进宫之前,杨致对秦公言及地喝酒原则颇感认同:皇帝少了一分真他便可心安理得的多掺三分假原以为与皇帝喝酒会是谎言与机锋齐飞,杯酒与戒心共酌,但二人喝将开来的情形并非如此
皇帝就将只有两个人地酒宴设在日常起居地寝宫之内只留贴身近侍马成一人随席伺候刚一开始杨致还是有些放不开陪着皇帝东拉西扯说些场面上地屁话
皇帝地态度似乎极为诚挚而且酒量颇宏二人都是酒到杯干皇帝竟是没比杨致少喝一滴都说酒怕少壮皇帝地年岁几乎是杨致地三倍杨致也知道像今天这么个喝法其实自己占了很大地便宜虽说平日并不嗜酒也只好硬着头皮只管往肚里灌
第二个银瓶中地最后一滴酒倒尽之后二人地舌头都开始有点大了杨致打着酒嗝翘起了二郎腿用筷子连连敲着桌上地碗碟:“老马……人死到哪儿去了?再去弄几个下酒菜来”
“对对”皇帝连声附和道:“酒也没了快去给朕再拿一瓶来……不再拿十瓶”
马成小心地上前陪笑道:“皇上您醉了您看是不是……”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