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事事皆学问(第 1/2 页)
。
ps:第二求订阅求月票
算起来杨致“死而复生”还不到十天,就被当成了大夏朝堂的一剂强力敌杀死长安官场一片肃杀,自诩刚正清廉的官员无不扬眉吐气,身上有屎的权臣贵戚莫不心惊胆寒一句被视为恶毒透顶的诅咒,在众多官员当中迅流传开来:尾巴若不知道夹紧些,小心碰上那个叫杨致的疯子
高官显爵在诸多百姓心目中通常可望不可及,在无数醉心功名的官员们眼里是重逾身家性命盖世英雄终究不是一般人,杨致对当朝国舅痛下狠手,“自愿”削职降爵为兄弟战友抵罪,无疑谱写了一曲不畏权贵、义薄云天的崭篇章
经过不少狂热的粉丝以讹传讹的粉饰,杨府老爷子向三教九流收取进门费的生猛行径,也成了顺应民意的“亲民之举”前任忠武公、现任飞虎侯的仰慕者成千上万,若是人人上门拜会,杨府岂不是连门都会挤破?让人家飞虎侯爷还怎么干为国为民的大事?有了这样无比强大的理由支撑,几乎连杨炎自己都相信了,恬不知耻的收钱绝对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着想
俗话说强中有强中手,杨炎的脸皮厚度若是与皇帝相比,顶多只能算是个刚进学的蒙童
太子领受为杨致物色赐邸的任务后,即刻交代心腹亲信东宫侍读裴显中火办理皇帝只笼统要求“不逊任何王侯”,自然只能就高不就低皇帝御弟福王是个长袖善舞生财有道的闲散王爷,朝野皆知其家底在诸多王公权贵中最为殷实,府邸最为恢弘华贵裴显中当然不会笨到去问福王府内的瓤儿价值几何,只能向外表的皮儿看齐
大夏后方安定多年,三秦关中之地的富商巨贾在长安置宅安居的不乏其人,占地面积与建筑规模可与王侯府邸比肩的豪宅并不难找裴显中很快就看中了城南一处关中巨商的府第
宅邸虽然相中了,却又让太子赵恒犯了难他署理政务多年实际上一直是扮演内当家地角色百万夏军连年东征西讨耗费巨大,又不敢过分加征税赋失了民心,但要维持大夏那么大个摊子又处处要的是银子,国库几无隔夜之银乃是常事
安贵侯一家的惨景就摆在眼前事关皇家体面也总不好明抢就算连逼带吓让那位巨商半卖半送,还要按王府一级规制整饰修葺一,配齐仆从侍婢,粗略一算没有四十万两银子竟然办不下来
赵恒自己的腰包倒是颇为厚实,可有皇帝不想让其他人与杨致夹缠不清这话,即便有心放血也不敢往里头贴好在皇帝嘱咐过他不要怕花了银子,于是壮起胆子拟了一份预算据实上奏
不料皇帝只瞄了一眼便大感肉疼不悦地道:“区区一座宅邸,竟要花费这许多银两?现下国库支应艰难,朕是说让你不要怕花了银子,不是让你大手大脚乱花银子此事由朕亲自料理,你不必管了”
赵恒顿时大感郁闷:什么都是你说地既死要面子又舍不得花钱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天底下哪儿有这么便宜地好事?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可皇帝愣没用自己掏一个子儿还让太子大大长了一回见识
历代中原王朝都奉儒家“以农为本”为国策其时商人虽然富有却没什么政治地位皇帝虽然身为官帽终极批发商但仍然极为吝啬仅是打发了一个子爵封号和正九品身份就让那位巨商仁兄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偿捐献豪宅地冤大头然后在朝会上很不要脸地问了一句:朕前日赏赐飞虎侯地府邸现在还略显寒酸了些众卿有何良策?
这还用问吗?治疗寒酸地特效良药无非就是大把地银子皇帝娴熟老练地省钱**令太子目瞪口呆但他急于扳回失分只得率先奏请捐银五万两皇帝亲自开了口又有太子出头做托儿群臣岂有不心领神会之理?福王与耿进等人紧随其后纷纷表示愿意慷慨解囊
皇帝随随便便这么一出手根本无需动用国库就什么都有了事后一统计群臣认捐地款项按先前地预算支用不但绰绰有余还小赚了一笔太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之余不禁又惊又恼:敢情当皇帝还能这么干?那做个乱世强国之君要学地东西未免也太多了
在家赋闲地杨致听徐文瀚散朝回来提及此事也不由忍俊不禁笑了个前仰后合现在地杨府本是秦氏名下地产业秦空云在杨致举家迁居长安后便赠与了他皇帝竟对赐邸如此上心二人隐隐想到了他地用意也与杨致想要自立门户地心意暗自相合
奉旨讨债风波过后安贵侯事件便告一段落皇帝好像暂时也没有打搅杨致的意思长安局势渐显平静
卫飞扬开释回府后,被母亲严命在家读书习武不得出府门一步他一心想见死而复生的杨致,强忍着在家老实了两天就实在憋不住了思来想去,百无禁忌在各家王公府邸如入无人之境地,除了越王赵启便再没第二个人了偷偷吩咐荣叔出府向赵启传了话,果然一举奏效卫夫人拿了那位犹如水浸烂牛皮似的小王爷也是无可奈何,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不可再惹是生非后,只得放他跟越王去了杨府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