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32章 历史上的先行者们(第 1/ 页)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俄国人以完整的师一级单位在旷野中进行阻击的话,那么他们的火炮密度依然不会超过一个突击师加一个装甲营的火力,别的不说,光装甲营的45辆战车的火力就足以捅穿俄军师的防线,至于说碰上一些要塞怎么办?这个只能交给后续部队了,即使2战的时候,德国装甲部队也不负责和要塞、驻垒区死磕吧?这都是交给步兵和重炮负责的。

    “骑兵的补给尤其是马匹饲料问题怎么解决?”鲁普雷希特问道,马匹太能吃了,尤其是战马,吃的不好都掉膘,比人还难伺候。

    “至少在波兰地区,如果我们攻击速度足够快的话,可以以战养战,俄国人的运输体系不行,他们一定会在边境地区修筑大量的仓库。俄国人有大量的骑兵,想找到足够的饲料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我们的运输也足以支持骑兵一段时间内的消耗。”利奥波德亲王回答道。

    “但是骑兵的规模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小,想想看,我们一个骑兵军才12500人,即使加上奥匈帝国许诺的部队,我们能集中起来的骑兵最多也就是凑出2.5万人左右,占整个部队的10%。这点兵力用于向纵深发展恐怕有些困难吧。”在关注质量的同时,王子也强调快速集团的数量。人太少终究不行,毕竟你不是美帝打伊拉克。

    “那就只能学普鲁士,装备一些装甲车辆来取代履带式车辆,进而降低成本,增加数量,然后再弄一些车载步兵。同时,将这支部队的作用进一步特化,他们只是进攻穿插,不负责防御和扩大突破口,他们切开对方阵地后,迅速由后面的进入的步兵单位来接替。”亲王说道。

    “我对编制提出一个大概的想法,然后您负责实践一下。”王子想了想说道。“没问题,我们有的是时间。”亲王说道。

    “一支由骑兵和装甲部队组成的快速部队啊,这个弄起来还是挺有挑战性的啊。似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恐怕也只有苏联人这么搞过合成吧?”当天晚上,在铁堡的一间办公室中,鲁普雷希特开始了筹划。

    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王子只能想方设法回忆当年红色帝国建立之初的骑兵和机械化部队的合成办法,在国内战争之初的红白双方骑兵其实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因为那时候的骑兵唯一比较大的改进是装备的机枪比较多,然后加一个机枪马车,火炮数量非常少,以至于在后来面对新生的波兰步兵部队的时候都被打的头破血流。

    说句不好听的,当时红军的骑兵部队哪怕是对付一战初期的俄国步兵部队都是吃亏的,别的不说,一个俄国师至少也能保证分到48门火炮。这些火炮就足够压制骑兵的马车机枪和火炮了,而没了机枪的支持,红军的骑兵的战场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部队合成还是从苏联建立后30年代初的骑兵旅合成方式,当时一个骑兵旅有3135人,有马匹2933匹,火炮6门,机枪153挺,32辆各种坦克和战车,军车29辆以及摩托车5辆。这样一支部队的攻击速度是有了,基本上没有车就有马,bt系列坦克的速度也足够给力,一天不打仗的话穿插60千米问题不大。(2战中有成建制骑兵部队敌后一天穿插65千米的记录。)火力还算充足,唯一的问题就是编制太小。王子对这支穿插部队的要求是至少可以一击击溃一个标准的俄国师的阻击。

    而另外一个参考标准就是苏联在1941年的骑兵师编制,这个骑兵师的编制在现在的巴伐利亚王国看来简直可以用奢侈来形容,一个骑兵师拥有4个骑兵团、1个坦克团、1个炮兵团和1个高炮营。

    这样一个师有9240人,拥有战马7625匹,bt型坦克64辆,装甲车18辆,各种火炮84门,(其中122mm榴弹炮8门,76mm加农炮24门,45mm反坦克炮16门、76mm高炮8门,37mm高炮12门,82mm迫击炮16门)还有重机枪64挺,高射机枪18挺。怎么说呢,就这个编制,这个火力密度,不到1万人就84门火炮和64辆战车。这就是现在的巴伐利亚王国肯定凑不出来的,甚至就连每个师7600多匹马都有些困难。

    要知道,现在的巴伐利亚一个标准师也就是理论上配一个45辆战车的战车营,还是胡峰式突击炮和蟋蟀式突击坦克混编的,而这理论上45辆,现在只能保证每个师30辆的战车是要带着1.5万人进攻的。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对面对手的特点,王子认为新的部队可以这样编制,一个装甲营(45辆蟋蟀和胡峰式战车,所有人员在1500人上下。)加上三个骑兵团(每个团约1200人。)一个牵引或者自行炮兵营,(拥有105mm火炮12门和150mm榴弹炮6门)然后再加上1个的步兵团,每个步兵团在3500人左右。如果再算上后勤单位的话,这样的话一个突击集群的总人数大概在1.4万人左右。

    “1个步兵团啊,就算一个班乘坐一辆汽车的话,光一个团的汽车就要200多辆啊。这个还没考虑火炮和弹药的输送。”王子心中盘算道。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汽车可没有后世那么nb。一点五吨的卡车才是常态啊。这也是目前巴伐利亚能拿出来性价比和稳定性最高的车型。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个师已经非常完美了,至少对东线的俄国人打一场正规的闪电战是没啥问题了。而且移动速度也足够快,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的部队能否建造出来!毕竟这支部队的机械化程度有些超过了这个时代的能力。所以,这个整合出来的结果只能是目标,至于具体如何就看情况吧。

    这样的师,可不是建设一个就能搞定的,参考1战的规模,这样的突击师至少也要建立4个左右,才能保证对****相对的2个俄国集团军构成毁灭的打击。毕竟对面的俄军有45万到50万人,要是真打起来,肯定要尽可能的多切几刀才方便吃下去。至少也需要3个突破方向,根据难度,每个突破方向分配1到2个师的话,4到5个吧。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