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更改姓氏顺序(第 2/3 页)
“方才武王殿下诵念的三字经和百家姓,乃是难得地幼童启蒙读物,微臣想肯请王爷将这两部书卷诵念出来,然后推广到整个大唐的境内,以便更好地开启我大唐朝幼童的才智。”
现在的大唐,好的启蒙教材,全都是那些世家望族的私藏品,并不是人人家里都有的。
除此之外能够找到的书卷,除了千字文之外,就只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了,那玩意儿能适合幼童开智吗?
而李元霸这个文字的搬运工,照搬照抄来的三字经和百家姓,念起来朗朗上口,又十分好听,就像是在唱歌一样,十分适合幼童学习。
如果它能够像千字文一样,可以大规模发行的话,那么,一者可以稍稍翘起一众把持着书卷子集的世家大族的根基。二者嘛,更是可以让大唐朝的幼童及早开智。
这可以说是大功一件!
“嗯!孔爱卿说地有理!”但反对大唐有利的事情,李世民都会去慎重考虑,在听到孔颖文的请求之后,李世民稍稍思索了一下,对李元霸说道:“元霸,你看看能否把这两部书卷给默出来?”
“可以,不过因为时间太长了,有的地方还需要回忆一下,所以今天是不成了!”
李元霸这坑货又在睁眼编瞎话了,对于考古学来说,这些儒家启蒙的东西,早就已经被他给深深地记载了脑袋里,怎么可能还需要回忆?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突然想起这三字经中有一部分是这么说地:‘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载治乱,知兴衰’
这一段文字可是超脱了唐朝好几百年的时间,你再牛叉,也不能够把几百年后的事情给说出来吧?
所以李元霸琢磨了这么一个托词,打算回家之后好好修改一下这段话。
而对于李元霸的话,李世民和孔颖文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李元霸并没有撒谎,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九年了,忘掉一些东西也很正常,是需要好好地回忆一下。
不过,有一点李世民有些在意,那就是李元霸方才诵念的百家姓中,‘赵钱孙李’,李姓竟然被摆排到了第四位,这让一向以老子圣人后代自居的李世民有些不能忍。
毕竟李氏皇子拥有部分鲜卑血脉,但是李氏皇族一直以老子李耳后代,来标榜李氏皇族乃是最正宗的汉人,以此来巩固皇权,这是李世民一直在做的事情!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