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1章 何人能往(第 2/2 页)

    吐蕃和大理与大宋还算和平,因此大宋朝廷并没有在蜀中多设兵马,再者,蜀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里面的将士哗变,完全可以在蜀中建立一个小朝廷,所以大宋也不敢在蜀中设置太多的兵马。

    基于这些原因,如果蜀中发生叛乱的话,一般很快就会取得一些胜利,因为大宋朝廷在那里根本没有多少可用的兵马进行抵抗。

    只不过包拯在想到这些之后,却仍旧觉得事情很奇怪,大宋开国这些年来,除了刚灭掉后蜀时在蜀中的态度有些跋扈外,从那之后对蜀中百姓来说是很不错的,而且兴国军已经被灭八十多年,他们怎么还可能死灰复燃,而且这么快就在蜀中发展壮大起来?

    包拯沉思不语,赵祯见此,问道:“包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圣上,成都府在蜀中至关重要,必须保证成都府不落在叛军手中,臣以为应当立马派人前去剿灭敌匪。”

    赵祯听完,点点头:“包爱卿言之有理,只是该派何人前往呢?”

    包拯神色微紧,接着说道:“蜀中费不寻常,当派以为圣上信得过的人才行,至于派谁,这应该由宰相以及百官商量,臣不敢逾越。”

    赵祯有点讨厌包拯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不由得凝了凝眉,道:“无妨,你且说一个人选吧,权当让朕参考了。”

    包拯细细思之,道:“近来我大宋很少与辽国开战,杨宗保杨元帅尚留京城,不如让他去蜀中剿匪如何,杨家一门忠烈,是不容怀疑的。”

    包拯说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赵祯,赵祯沉思许久,接着说道:“我大宋虽与辽国和平了几年,但却不能不居安思危,听闻辽国今年大旱,所以必须防着他们,杨爱卿朕已经决定让他过几天就去边关防卫的,他若去了蜀中,朕敢肯定辽国定会派兵攻打玉门关的,所以还是换个人吧。”

    包拯见赵祯这样说,心知赵祯并不是完全信任杨宗保,不过他觉得赵祯分析的也有道理,杨宗保若是在蜀中脱不开身,辽国攻打玉门关的可能性很大。

    “既然圣上觉得杨宗保杨将军不合适,那不如就让二皇子赵渊去吧,二皇子颇通兵法,如今又在兵部任职,要他去蜀中平叛,也算是历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