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首功(第 3/4 页)
铁矛而不是其他东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是有人布的局,而不是运气不好。栽在水底的铁矛破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攻击才是重点。
“殿下,殿下……”桓远大声的喊叫起来。“换船,换船”
“什么”刘驹远远的听到了桓远的叫喊,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扑到船边,伸长了脖子,大喊大叫。
桓远心急如焚,用力挥着手臂,示意刘驹赶紧下船。这艘船已经沉了,刘驹必须抓紧时间换船离开,这里很快就会遭到围攻,走慢了,有生命危险。
费了好多力气,刘驹终于明白了桓远的意思,忙不迭的带着卫士换船。大船上下顿时一片混乱。
刘驹的座船是当年吴国的楼船,能装载三四百人。要将这些人全部转移到小船上,至少需要二三十艘空船。一时间到哪里找这么多空船,只能让就近的船上前接应,每船接应三五人。蚂蚁搬家似的转运。
一艘大船受阻。就是一块骨头卡在了喉咙里。堵住了整个船队,短短的时间内就将安静祥和的气氛打碎,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回家之路变得艰难起来。
……
李椒立马于矮坡之上,手提缰绳,战马人立而起,迎风长嘶。
“出击”
战旗摇动,战鼓雷鸣。人还没有动,声势却已经让担任掩护任务,沿江而行的闽越将士心惊胆战。
没有狂奔,没有突袭,两千吴地大姓的家奴部曲组织起来的士卒分成十个小队,在战鼓声的指挥下,沿着田间的阡道大踏步向前。
两丈宽的阡道,正好能容得五人并行。五人一伍,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时的呐喊一声。壮壮声势。
两军相隔还有千余步,闽越士卒已经感受到了凛冽的杀意。身后的江中一片混乱。进水的大船横在江中,他们已经知道大事不妙。看到有敌人在逼近,他们无路可退,只能硬起头皮准备接战,敲起战鼓,示意前后的同伴向自己靠拢,护卫余善和刘驹的座船。
在此之前,梁啸他们已经打探清楚,余善在江两岸各安排了一千士卒作为警戒,防止遭到袭击。李椒得到准确的消息后,将两千人全部安排在了江北,而且离江边足有数里,以免被这些闽越士卒发现。现在大船被阻,他们才冲了出来。
相隔两百步,双方停住,在江边的空地上列阵。列阵就像动物决斗之前的嘶吼,是鼓舞士气,互比声势的时候。双方都尽可能地将阵势摆得方方正正,将战鼓摆得震天响,希望能震慑住对方。在这种时候,兵器甲仗是否鲜明,队伍是否整齐,精神面貌是否积极,都能影响到双方的士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