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伟业(第 3/4 页)
如果由朝廷出面给他配备弟子,这些人就有了官方身份,等于入了仕,自然能安心的协助他研究。
“能行吗?”
“我不知道,我只是有这样的想法,天子能否同意,我还不敢断定。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
“你要坚持现在的研究方法,不能再面壁造书,徒耗精力,最后却作茧自缚。如果再出现天人感应之类的言论,我还是会找你麻烦的。”
董仲舒顿时面红耳赤,窘迫不堪。
窦婴见了,连忙打岔。“伯鸣,董夫子的文章你看了么,感觉如何?”
“没有《春秋繁露》那么宏大,但胜在扎实,言之有物。”梁啸咂了咂嘴,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夫子,我毁了你几十年的努力,你不恨我吗?”
董仲舒顾左右而不言。
他当然恨梁啸。一辈子的努力都被梁啸毁了,岂能不恨。他如今已经年近半百,余日无多,就算再努力,又怎么可能写出堪比《春秋繁露》那样的大文章。不过,他也不好意思说这是梁啸的责任。他创立的理论听起来很宏大,天地万物,无所不包,可是最精华的“天人感应”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却也证明了这个理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就算梁啸不起来反驳,将来也要被后人耻笑。
“为了表示歉意,我想为夫子提供一个流名千古的机会。”
董仲舒怦然心动,却又抹不开面子,迟疑的说道:“什么……机会?”
“我得先问夫子一句,是要生前名,还是要身后名。”
“这个……怎么讲?”
“夫子先告诉我你的选择吧。”
董仲舒略加犹豫。“身后名吧。”他笑了笑。“老朽如今也算有名,不用再追求了。”
“夫子高明。”梁啸挑了挑大拇指。“我想请夫子做一部大书,不说三皇五帝,只说春秋以来之事,至项羽垓下而止。仿春秋例,依年纪事,考核典籍,辨误就正,详加考证……”
董仲舒忽然想起了司马迁说过的话,一时心潮澎湃。如果说司马迁还是小孩子,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志向,那梁啸的建议可行性就明显大多了。只是如此一来,恐怕他的余生就要全部投入进去了。然而,一旦写成,他也就千古留名了,不说别的,仅是续春秋这个名头,就足以让他继圣人之踵。
窦婴也有些心动。“伯鸣,这可不比治河容易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