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4章 救出紫霞,有朋远来(第 3/4 页)

    如此人物自然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要处之而后快的人不知凡几。但是也因为文正逾一身浩然正气,深得天下士子的爱戴和追捧,故而朝廷中也没有人胆敢对文正逾下手。只是大家齐心合力架空文正逾,这才逐渐将他贬到了监察御史这个位置上。

    听闻赵佶要盖一座三十三层高的奇楼,文正逾二话不说就跑到了宣德门跪着,面前用石头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剥民膏脂作台堤,作起台堤日已西。纣王前车鉴仍在,吾皇今朝莫复行。”

    这四句诗可谓句句诛心,文正逾以殷纣王劳民伤财筑造鹿台最终导致商朝灭亡为例,劝说赵佶殷纣王的前车之鉴还在,希望赵佶不要去步殷纣王的后尘。

    话是好意,但未免说的太过于直接。相信只要是君王,就没有会喜欢有人拿自己跟亡国之君相提并论的。况且这两天赵佶还处于紫霞投井的丧女之痛中,得知此事后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命杨戬传旨把文正逾这老匹夫给杀了。

    幸好杨戬也不是没有头脑之人,一番奉劝陈诉利弊之后,赵佶这才打消了要杀文正逾的念头。不过赵佶心中一口恶气难消,直接有下令将文正逾拖出宫门外杖责三十。

    文正逾年纪老迈,三十杖下去直接要了他的半条命,于是他再也没有精神去宣德门外跪着劝谏赵佶了。不过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汴京城,汴京城中的士子顿时义愤填膺。由太学中的士子牵头,上千名士子跑到了宣德门外跪着,每个人手中都举着文正逾那首诗。并且每隔半个时辰,士子们就会大声念一遍那首诗。

    这一下事情就闹大发了,要知道北宋的施政方针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里的士大夫指两类人。一是文人、二是士族。如今士子们集体抗议,赵佶拿这些士子没办法。他还不敢把这些士子给冷着饿着了,不时宫里还会派人给他们供应热茶和食物。

    这些士子也是白眼狼,那茶他们喝,饭菜他们也照吃不误。不过喝完吃饱之后他们仍旧是跪在那里高举文正逾的那首诗。而更加糟糕的一个情况是跪在宣德门外的士子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千余人到后面来竟然已经有了近两千人。

    赵佶坐不住了,立刻宣蔡京进宫准备与他商议此事该当如何处理。谁知蔡京这次是真的病了,风寒入体寝食难安,一时间连床都下不了又如何进宫。无奈之下赵佶又想到了梁薪,于是立刻宣梁薪入宫见驾。

    梁薪自然不可能也跟着生病,接到皇上召见只能硬着头皮进入皇宫。说实话梁薪对进宫讨论如何应对此次事件十分抗拒。因为本来这次士子们的热议之中就有把梁薪牵扯在其中。在有心人的引导下,梁薪变成了蒙蔽圣听,助纣为虐的大奸臣。

    不少言论都提及皇上之所以会起心修建邀月楼,归根究底全是因为梁薪四处迫害良臣,每次都是将人抄家罚没,以致皇上有了修建邀月楼的底气。关于这样的言论梁薪听了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心中那股淡淡的被冤枉的感觉还是让他十分不爽。

    为了不和这些士子起正面冲突,梁薪从左掖门穿进去,然后经过崇文院直接从大庆门走进文德殿见赵佶。

    眼见前来跪谏的士子越来越多,赵佶心急如焚。得杨戬通知梁薪来了,赵佶赶紧让杨戬带梁薪进殿内。

    见到赵佶梁薪准备行礼,赵佶直接摆摆手道:“好了好了,先免礼吧。宣德门外的事朕相信梁薪你已经知道了,现在朕不跟你绕圈子,直接问你可能解决的良策?”

    这样的问题梁薪自然一早就猜到赵佶会问,他进宫之前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赵佶问起梁薪直接说道:“回皇上,对于眼前的情况臣有三个应对之法。只是臣拿捏不准该使用哪个方法,还请皇上圣明独断。”

    “三个应对之法?”赵佶一听顿时松了口气,神情顿时振奋了一下道:“梁薪你快说是哪三个应对之法,朕帮你参谋参谋。”

    梁薪点点头道:“首先臣想问皇上,邀月楼……是否非修不可?”

    梁薪先问出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也不是很想赵佶耗费钱财修这个一个没用的破楼,如果赵佶愿意不修邀月楼,眼下的事立刻就会解决,简直就是皆大欢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谍影:命令与征服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不是吧君子也防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万历明君 我的谍战岁月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