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对弈说法(第 3/3 页)
孟凡知道秦箫这是在故意卖关子,也就没有作声,只听秦箫对谢云海说道:“大爷,你这回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老哥们,我就回去了,这会儿估计法院正在开庭审理着呢,等我处理完了,再来看您!”
谢云海也不说话,只是十分不舍地看着秦箫和孟凡走道门口,突然秦箫让孟凡去把车从停车场开到大路上,让后自己转身回到觉慧大师的身边,说道:
“大师,这盘棋,小子我也是利用你心绪不稳之际,占得先机,等我处理好了再来跟您好好地下一盘。”
觉慧欲言又止,秦箫岂能看不出觉慧的这些变化,但是该说的都说了,自己已经不能再插嘴,觉慧愿不愿意帮自己,只能看他自己判断了。但是秦箫还是开口了,说道:
“大师,其实小子我还有一句话要说。”
觉慧大师笑道:“你说吧,我听着呢!”
秦箫听这口气完全跟以前的觉慧大师悠然物外的情状不同,显然,秦箫知道他在犹豫,于是说道:
“大师,你既然这次不愿出庭作证,我就不再多说,本来当我下赢了棋的时候就想说,只是当时觉得这么说会被人认为是另有目的,也就没有开口,不过如今已经尘埃落定,我也就只说了,单就佛法而言,修行的要旨不是那些条条框框,道济和尚疯疯癫癫,全无规矩,最后也是成佛,水浒中的鲁智深,大学者李贽赞了十五个字——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他也是个酒肉无禁,杀人如麻的人。我虽不是什么佛学爱好者,但是天下的修行无外乎是出去内心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这不合时宜虽为一物,但是却千差万别,我是行医之人,知道病万变药亦万变,这修行也是如此,每个人总有自己解不开的心结,此时,不是做淡化处理,而是要追本溯源。”
觉慧大师若有所思,说道:“小友,你的话真是震耳发聩,可惜我早年读书甚少,即便受过教育,也是写打打杀杀的课程,所以学问上倒是不如你很多了,你的话让我很受启发。”
秦箫说道:“我记得以前我爷爷让我读过《儒林外史》,他老人家非常喜欢这本书,后来我才发现,不是他喜欢,而是他要我去喜欢这本书,其实我读了几遍之后就很烦了,但是那些故事每每看起来却十分深刻,其实无外乎就死人困于物,不能自拔,最后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我记得里面有一节说一个老和尚,被一个员外施舍了一个梨子,最后这个老和尚为了是全寺院的僧众都能尝到这个梨子,竟然将梨捣碎,放入水缸之中,让全寺僧众一人一瓢去喝。”
觉慧笑道:“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后来呢?”
秦箫说道:“没有后来,恕小子冒昧,我觉得这个老和尚虽说佛法精湛,但是心思却困在一只梨子身上,确切地说,却困在自己精研的佛法身上,他的处理就是在把这个梨子做最淡化的处理。在我看来,即便这个梨子最后在水缸中消于无形,但是在唉那个和尚的心中,他仍旧是个完整而且无法捣碎的梨子,正因如此,他才做了如此淡化的处理,希望能够与全寺众生一同分享,可是天下之大,芸芸众生,有多少享受不到这个梨子呢?——这就是他无法按照佛法做到成佛的根本原因!其实,如果他真正地会意佛法,就应该自己吃了,不比顾忌周围的身外之物和身外之人。”
觉慧大师有些动容,说道:“秦箫小友,我在这里倒是觉得佛法一事,自愧不如了,佛法讲究悟性,没想到你的悟性竟有如此之高,这倒让我自愧不如了,谢谢施主你的点化了。你稍等片刻,我出安排一下,即刻随你下山。”
说毕,觉慧大师心中豁然开朗,也对秦箫深深地施了一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