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东村落(第 3/4 页)
“砍价是中国人在长期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特色,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讲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话要有余地,而在商业贸易上体现在虚价上,从博弈论上就是双方互相揣度对方的底价。而能先让对方亮出底价就是一次成功的砍价,高手必然有极高明的水平,甚至砍价水平就是农村对新媳妇合不合格的一条评判标准。比如,砍价人不宜过多,多则心急;不要带小孩,因为小孩最易表露好恶;要扬鱼而贬熊掌,最后舍鱼而取熊掌;最后一条就是买完要很后悔不情愿,哪怕如何喜欢,也要表情懊恼让卖家认为自己没吃多大亏。作为卖家,反其道而行之就行了。”
看秦箫自命不凡的样子,苏小曼唐妮认为砍价是女人的专利,很不服气地说:“待会下车,咱俩把清单分开,我跟小曼一块,咱们各买一半,看谁的又多又便宜!”秦箫哈哈一笑,表示毫无压力。许少卿一旁一直给她们使眼色让她们别比,她们俩置若罔闻。韩老师说也要跟秦箫比,洛川孟凡见有热闹,连忙起哄,秦箫让洛川好好开车,这才渐渐平静。
不久便到了邻村的集市。
“干嘛?”洛川见秦箫伸手,不解地问。
“废话,洛总赞助我们的费用还没到位吗?你想克扣农民工工资?”秦箫没说完就去掏洛川的钱包了。
来到集市,人群熙熙攘攘,才会让人真的明白《史记·货殖列传》的这个成语的真正本意。男女分道扬镳,各自开始了这场较量。
秦箫嘱咐洛川孟凡要只看不说,来到一家肉食摊,秦箫问道:
“老板,你这猪肉怎么卖的?”
“十五。”老板是个矮胖的屠夫,嘴里叼着烟答道。
“太肥了,对面人家比你强多了才卖十一,十块钱!”许少卿立马把价格往下拉了三分之一。
“十块可卖不着,我这保证没注水没用瘦肉精!”老板立刻往回抬筹码。
秦箫接道:“这谁知道,能便宜多少?”
“这样吧,十三,再低不行了。”
徐少卿道:“秦箫,竟是些肥的,我可不爱吃,你俩吃吗?”说完盯着孟凡洛川,他们俩赶紧摇头。
许少卿接着对秦箫故作低声地说:“秦箫算了,咱到别处再看看吧!”
“十一,五斤,就这价卖不卖?不卖走了。”秦箫斩钉截铁地说。
矮胖老板说:“你走吧,卖不着。”
接着秦箫领大家大踏步就走,可没几步,只听身后老板喊道:
“回来吧,我给你切了。没想到俩小伙子真能砍……”
秦箫与许少卿的配合让孟凡洛川两人看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孟凡对许少卿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