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商业间谍(第 2/3 页)
这日来到药堂。就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门外等候。开了门,秦羽汉一问才知道,是朱塘村的一个后生,刚毕业,学的中药学,慕名前来拜访秦羽汉要来拜师学艺。
秦羽汉一看也知道这孩子是个好学的人,心下十分喜欢。因为秦箫出生没多久,需要照顾,而文青还要去学校教学,所以秦伟要收拾好才能到县城来。
到了瑞泽堂,秦羽汉就十分高兴地给儿子秦伟介绍廖凯,他笑着说道:
“廖凯也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坯子,你以后就跟秦伟一块跟着我,都是新时代了,也不用什么拜师礼,以后秦伟就是你师兄,你们要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将来肯定能有所建树的。
廖凯闻着这满屋子的草药味,也是十分亲切和欢喜,于是从此就开始了在瑞泽堂的忙碌。
廖凯在书本所学其实显然不够,因为从传统上讲,中国古代史没有明确的医药分开来的说法,比如众所周知的李时珍,现代人的评价就是,他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药学家,其实他本身也是个郎中。而秦羽汉也要求廖凯不仅要学药学,还要懂得中医辨证方法,望闻问切一样不能少。
这其实是跟西方一样的潮流,中国的医学甚至包括很多学科,分门别类太细,又是时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而完全忽略了基础学科的学习。而西方则不然,很多科学界巨匠,在他们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地方根本不是他本来所学的专业,而且很多科学家会临时转变研究学科,具备这种能力就是因为他们基础学科大打得基础扎实牢固。
而对于医学而言,在其他很多国家,一个医生要想取得职业资格,除了本专业之外,药学、护理、化验、影像等都要精通,所以一个医生才能真正被称为对doctor或者博士。
而对于廖凯而言,此间所学也让他大开眼界,同书本所学一印证,反而融会贯通。
但是廖凯的融会贯通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七灵花散而来,他也听张正国介绍过,秦羽汉说七灵花散极其繁复,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人才能配置,所以,他要做的是拿到方子,而且还要能配置,否则即便拿回去,也是无用的。
而秦羽汉父子好像对此毫无察觉,一天忙碌完了之后,秦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刘文青因为嫁到河东村,离家也近了,所以只要学校不忙,就会回家来住,一是要照看孩子,二也能跟丈夫秦伟团聚。
吃饭的时候,大家忽然谈起了廖凯,因为他是朱塘人,而刘文青所在的朱塘学区就是在他们村,她对公公和丈夫说道:
“我听朱塘的很多人说,这个廖凯是个大学生,而且毕业了还到过咱妹夫哪里应聘过,也不知道为什么妹夫没用他。”
秦伟顿时有些疑虑,但是当着老婆的面不好明说,但是秦羽汉却说道:“这有什么希奇的,这孩子目标远大,当初他毕业时是可以分配的,但是自己不想这么浑浑噩噩,要自己闯荡,因此就到了你妹夫那去了,可能是年轻人目光太高,没留下来吧。”
刘文青也笑着说道:“这倒有这可能,这么才慕名来找公公您,他留下来,也还不是冲着您的医术高明啊!”
秦伟听见老婆恭维自己的父亲,让秦羽汉十分高兴,不禁也是乐了,说道:“文青,看来您还挺会拍马屁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