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难过年关(第 2/3 页)
秦箫恍然大悟,说道:“七灵花散啊,我们秦家的七灵花散啊!”
姑姑更加愤怒,难以抑制地说道:“七灵花散,你就知道七灵花散!你不知道当时我们秦家已经不能独自行医了吗,哪还有药存着?存着就是走资本主义!而村里的中药堂早就被取缔,那里去弄七灵花散啊?当时莫说河东村,就算整个公社,也未必能找得出马钱子和藏红花!”
秦箫默然无语,沉默片刻之后,给姑姑递过一块纸巾,说道:“姑姑,别伤心,我错了,我实在不知道当时的情形,你接着说,后来爷爷怎么好的。”
姑姑结果纸巾,擦了擦眼泪,平定了下情绪,接着说道:“多亏了你父亲一次偶然的机会……”
当时秦羽汉一直装作若无其事,但是他和妻子张素珍都知道,去西药房也是于事无补,看来这次回天乏术了,而秦伟早就看出了这里面的蹊跷,于是就问母亲,怎么才能治得了父亲秦羽汉的冻疮,于是母亲张素珍偷偷地告诉他道:
“其实我们秦家有个祖传秘方,叫七灵花散,只要找到这七味药,你父亲自然会配制出能救他自己的良药。”
虽说张素珍也不知道怎么配制七灵花散,但是这些年一直跟着秦羽汉,也知道这七灵花散的七味君药是什么。于是秦伟二话不说,连夜去县城的合作药铺找寻这些药,结果在县城转了一整天,回来之后,也只找到了五味药,就是没找到一家有出售藏红花和马钱子的。
年除夕,张素珍也让秦伟把家里还没有长大的猪杀了,倾家中所有,做了一顿丰盛的除夕年夜饭,她知道,明年,家中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故要发生呢。但是秦羽汉却是继续谈笑风生,不让孩子们也担惊受怕,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只是没人看得到他心中的忧虑罢了。
过了年,就是要走亲访友,那个时候,一笸箩馒头可以走亲戚。秦伟知道父亲走不动了,而母亲也必须在家照顾丈夫,于是今年去走访亲戚的任务只有他一个人承担了。
大年初三,是去东裕的大姨家中,张素珍共姐妹四人,都是当年邱老魁的后代,到了这代没有了男丁,而且四女儿张素珍还因为种种原因,被过继给河东村的张家一户人家,当然不是张正国一家,至于什么原因,姑姑也不清楚。
所以,四姐妹中,唯独张素珍自己姓张,其余姐妹三人都姓邱。母亲这次允许他子路上来回可以吃两个馒头。看秦箫的故事可能会以为河东村离东西峪村很近,其实那是他们每次开车走大半路程的缘故。而在当时,家中连辆自行车也买不起,秦伟只能步行去,一大清早出发,到快中午的时候才能看到东裕村的影子。
但是秦伟路上还是不舍的吃那两个白面馒头,他心想,这两个还是省着回去让父亲吃吧,毕竟这些馒头是用来给亲戚拜年用的,自己无权过问,但是母亲许诺的两个馒头,可就有自己决定了,而自己倒了东裕村,大姨也会招待自己,自己多吃点就好了。
东裕村其实地处山边,土地自然没有河东村的好,所以收成没有河东村高。而当时的浮夸风已经没了边际,公社每年上报的亩产粮食达到几千斤,而又有谁敢说不对,各村也只好把几乎所有的粮食拿出来上交国家。而河东村仗着土地质量好,产量高,还能勉强过活,而东裕村就不同了,今年收成又奇差,所以秦伟来到大姨的家中的时候,一眼就明白了家中的实际境况。
不过好在大姨还存了不少的地瓜,勉强能支持的住。不过让秦伟觉得无语的是,在他吃了大姨准备的地瓜玉米粥,准备回家后,却冷不丁发现,他的几个表弟表妹正在东屋的窗户边上,大口大口地吃着自己送的白面馒头!
大姨送秦伟出来,也看到了这场景,顿时十分尴尬,于是急忙挤眉弄眼,让屋里的的几孩子赶紧滚里面去,别让外甥秦伟再看见了。
秦伟也知道这样让大姨很没面子,于是也就假装没看见,从姨妈手中接过空空的笸箩,就跟姨妈道别走了。而秦伟不知道的就是,他走后,屋里的几个小子吃白面馒头的事情,却狠狠地挨了姨妈的毒打。——这也是后来表弟长大后告诉他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