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巧语暗示(第 2/3 页)
秦志鸿倒不理会,继续说道:“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问你,你要是**奶,你愿嫁给那个命不长久的糟老头子,还是那个年富力强,精明能干的柴家公子?”
莲儿急忙怒道:“我才谁也不嫁呢,爷俩没一个好东西。”
秦志鸿哈哈一笑道:“对嘛,还是给我这个江湖郎中当娘子的好!”
莲儿眼睛一瞪秦志鸿,秦志鸿立刻住口不说了,赶紧拿起毛巾木盆到外面接水洗漱去了。
不过这日子久了,在外人面前,秦志鸿还得娘子长娘子短的喊莲儿,起初莲儿也是老大不愿意,但是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也就不追究了,可是时间一长,秦志鸿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屋里,也都习惯“娘子”这么喊她了。莲儿时间一长也混不当回事了,而且也觉得秦志鸿虽爱财如命,又贪生怕死,倒也觉得他心地善良,不作奸犯科,于是也就让秦志鸿被褥搬到床上两人一起睡。而秦志鸿虽平时嘴上喜欢占莲儿便宜,但行为却规规矩矩,一同与她睡在一张床上也不越雷池一步,莲儿倒是既佩服又有点失落。
其实秦志鸿哪有那么规矩,如果是其他姑娘,以他的性子也不会如此规矩,只不过自己知道莲儿是表叔的师妹,功夫了得,自己要是不老实,偷鸡不成蚀把米太不值得,所以顶多也是嘴上不积德,行为上不是不想“作为”,而是不敢“作为”罢了。
借着给**奶治好病的名声,加之毕家洼与周围村落的时代交情,又有毕家上下极力的宣传,秦志鸿的药铺倒是开的有声有色,附近村庄的人都来找他看病抓药。秦志鸿除了把每个月的部分利润交予毕家账房作为房钱,还经常给不时过来帮忙的家丁钱买酒吃,如今也是混的名利双收,如鱼得水。
而秦志鸿跟莲儿在一块开办药铺的期间,也不断打听各处情况,了解几个村庄的地势,守卫家丁的人数,有时要到后燕和前庄去亲自给人看病,而且多是庄上有头面的人物,继而也打听到不少一般人难以得到的讯息。
莲儿也逐渐熟悉了药材,经常代秦志鸿外出购进药材,趁机也把信息交给了在镇上负责与他们接头的本明和尚。
而给大奶奶的儿子铭儿上课秦志鸿也按时进行,如今秦志鸿也有时负责柴家洼其他家的孩子的课程,但是并不像铭儿一样每天按时上课。铭儿早就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全文。而秦志鸿不仅如此,也做详细的讲解,尤其是《三字经》,牵涉常识、文理、历史、人伦等各个方面,而铭儿对历史的部分饶有兴趣,书中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清世祖顺治皇帝。而如今秦志鸿都会给铭儿讲解其中大体的历史故事,他却发现,今天要讲的是“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而今天其他孩子没有一个来上课,秦志鸿也计上心来,于是给铭儿讲起隋朝隋炀帝篡权最后灭国的故事。
于是秦志鸿绘声绘色地说起当年隋炀帝杨广也是屡立战功,英姿飒爽的皇子,后被册立为太子,然而他的父亲隋文帝却是个好色的皇帝,皇后死去后,他便召幸了两个有名的美人,就是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而隋炀帝杨广却在父亲文帝病重的时候与蔡氏有染,而且还试图欺负庶母宣华夫人陈氏,最后被告发,于是他便先动手杀死了父亲,夺得皇位,又杀尽自己的兄弟姐妹,最后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于是隋朝就被各地的起义军推翻了。
大奶奶吴氏每天都会在下课前来等铭儿上课结束然后接他回去。大奶奶吴氏是个典型的妇道人家,从小没读过书,但是每次回到屋里,就喜欢习惯性地问道孩子今天都跟着先生学什么了,铭儿每次也都一一作答,而且还自信地背给母亲听。
但是这次吴氏又一次问起的时候,铭儿却十分不解地说道:
“娘,今天先生教了三字经的故事。”
吴氏和蔼地笑了笑,说道:“很好啊,你今天记住了吗?”
铭儿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然后说道:“记是记住了,可是有好多东西却不明白。”
吴氏见儿子有疑问,倒是第一次碰到,不禁又耐心地问道:“那你倒是说说那些地方不懂啊?”
于是铭儿就将今天秦志鸿说的隋炀帝杨广杀父夺权的事情说了一遍,还问道:“说隋炀帝杨广跟蔡氏有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要欺负母亲陈氏,杀自己的父亲?”
吴氏一听心中不禁一惊,她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心想:自己跟这个刚过门的翡翠说白了,都不是柴老爷的正妻,而秦先生说的杨广如此做为,不也是在含沙射影吗?不免心中不悦,但是转念一想,按理说,作为自己家的私塾老师,不应该过早的教给小孩如此东西,那他如此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