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斩首行动(第 2/3 页)
已是黄昏,丛林里早就昏暗下来,而且还下起了雨,整个丛林声音变得嘈杂,这对侦查增加了难度,有时树叶上坠落的水滴的声响都能引起每个人的过分警戒。宋晋东也在揣摩战局,目前他手里的兵力已经很少,虽然局部又消灭了几支红军小股部队,但是17号地区的战斗全军覆没,连他的得力的中队长曹玺也没出来。这就很能说明,17号地区的战斗,红方事先知情,而且有意诱敌深入,起码但现在没有确切的理由排除这一点。
这类似于赌场上的赌博,确切的说还是心理的博弈,掷一次骰子,让你猜大小,中与不中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讲各占百分之五十,但是忽然庄家告诉你,这是小。你会怎样想呢?他说的是假的骗你还是故意告诉你真的诈你?还是以为你会想到他诈你所以说假话还是以为你会想到他前面所有想法反而说真话呢?——整个游戏就进入了无限的思维循环之中。
这又类似于你踏进一条沧浪的河水中,你是左脚先踏进去还是右脚先踏进去?古人云,“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说过:“人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那么无论如何,你的两只脚所经历的河水是不同的,那么你是认为左脚经历的河水更真实还是右脚经历的河水更贴切?或者甚至可以质问,此一刹那的河水与彼一刹那的河水到底哪个是真相?
马金山与宋晋东其实是一个小小的心理博弈,也是一个人生的无尽的循环。
秦箫希望马金山赌一下,因为前面三连表演得很真实,所以宋晋东就会很大程度怀疑是假的,所以可以以此为契机一举歼灭蓝军。
其实宋晋东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利用刘金山那不大功率电台找到他。但他既然预感到对方在故意设局,因而决定冒险,将剩余部队的全部主力作为诱饵,故意上钩,然后自己只带十几个人直奔刘金山的那部大功率电台。现在他手中有四台可以与刘金山取得联系的电台终端,所以现在他必须要立即做出决定,要对刘金山发出什么样的假情报,引红方出动。
刘金山果然收到了四份可以判定为假情报的电报。分别是11号、9号、3号和23号,电报中分别有各部队的位置,目前他手上的兵力足够与其打个势均力敌,而自己的三连部队人数已经所剩不足一半,天色渐黑,离结束已经不足七个小时。既然如此,刘金山决定,继续执行穿梭战术,但是秦箫立即观察到了一个点,说道:
“团长,你如何看18号区域?”
“我注意到了,我们所在位置离此并不远,你是不是要在那个地方做文章?”
“确切地说,是蓝方可能想利用我们在18号区域的真空地带做文章。”秦箫说道。
刘金山也看出这个位置的关键性,立即下令三连全体想18号地区进发。
此时a团已有数支队伍从11号、9好、3号和23号地区进行穿插,夜色朦胧,雨已经停了,凉风习习,整个丛林遍布蛙叫,刘金山不断收到战损报告,自己的部队争遭受蓝军的追击,损失惨重,他焦急的等待,并不停地发报,命令接应部队快速接应,不要考虑位于中心18号地区的自己的安危,并派洛川带人前去阻击攻势最猛的位于3号地区的蓝方主力,因为那里地势复杂,又有许多沼泽泥泞地带,极易被敌人慢慢耗死。
刘金山焦急万分,问秦箫道:
“如果这样挡不住对面怎么办……”
话音未落,只听一个声音说道:
“老伙计,我这不是已经到了吗?”
正是宋晋东,只见十几个人全服武装,将刘金山和秦箫围在核心,荷枪实弹,只等宋晋东一声令下。宋晋东并不着急,漆黑中,拿出手电筒,放在弹药箱上,朝天亮着,两人就隔着这道光柱面对面坐着,仿佛两尊面对面坐着的雕像,棱角分明,明暗有度。他说道:
“我这次可是好不容易才抓住你啊,这样的战损比,你让我的部队怎么向上面交代?”
刘金山掸了掸身上的落下的还未浸湿的露水,说道:
“我也是在冒险,不过我想问一句,你怎么看出我们已经进行了反侦察?”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