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第四种表演艺术(第 3/4 页)
期间他还时不时得对着镜子按照这本大部头中记载的表演艺术训练方法做出这样那样的固定表情。
譬如高兴、愤怒、落寞、沮丧等等,到得后期,情绪开始越来越复杂,比如什么喜极而泣,乐极生悲,再不然就是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之后非常悲伤,却突然发现是传信的人弄错人了的尴尬与愤怒。
在斯坦尼体系中,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必须学会对个人情感的绝对掌控,在表演时必须将自身与将要演绎的角色融为一体,这种形势的表演,也可以说演员凌驾于角色之上,更多的是演员将自身完全代入到角色中之后的顺水推舟。
这种表演方式看似复杂,高深莫测,但其实同样是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而得到的。
一名拥有出色表演天赋的演员初学者,学完这么一整本书上记载的方法技巧,再达到勉强合格的标准,差不多需要三个月,而陈光用了三年,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不知疲倦的三年。
终于合上厚厚的大部头,陈光看着这本书在手中缓缓分解,心中百感交集,耳朵里传来通天圣杯电子音提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体验派表演艺术》学习完成。”
“不容易啊!”他长叹一声,“基础训练应该是结束了吧。”
电子音来了,“基础训练完成度百分之一。”
噗!
陈光瞪眼,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么长时间才啃完一本书,你现在告诉我这才百分之一!
没给他伸冤的机会,镜中人又扔出来一本更厚的大部头,陈光接住一看,除了骂娘也只剩骂坑爹了。
我这累死累活才学点体验派的皮毛理论,你转头又让我练表现派,毫无人性啊。
“《演员的双重人格全面解析——表现派的艺术手法》”
在表现派的理论中,表演者的一共有两个自我,其一是扮演者自身的灵魂,另一个自我则是扮演者的声音与肉体。
在艺术表演的过程中,第一自我,也就是扮演者的灵魂永远保持在绝对冷静的状态,却能通过长期的训练将外在的第二自我的表现张力扩展到极致,让第二自我变成艺术家手中的黏土,可以被随心所欲的捏为任何一种形状。
用冷静的思维操控着身体与声音,将表演艺术用外放的形势展现出来,因为表演艺术本身就是展现给外界他人看的东西。
表现派与体验派简直是完全对立的两种理论,虽然说的都是表演艺术,但相互间却就如同水与火般毫不相容。
刚刚全盘接受了体验派理论熏陶的陈光,现在突然又转向表现派,这对他简直就是种折磨。
幸好,在这通天圣杯的杯中界里他崩溃不了,也有用不完的时间。
笑。
大笑。
张狂的大笑。
含蓄的窃笑。
歇斯底里的怒极反笑。
哭。
愤怒的哭。
压抑着悲伤的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