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以牙还牙(求订阅!)(第 3/3 页)
1942年1月1日凌晨,天还未亮,3架满载着“粮食”和燃烧弹的轰炸机从北平南苑机场起飞,向着日本都东京飞去。
目送飞机缓缓起飞,然后飞出自己的视线,马峥的思绪也跟着飞走了。
回到自己的住所,马峥将自己独自关在房间里,思考着接下来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从这一刻起,时间已经进入了1942年了,这一年可是中国抗日战争最最关键的一年。
以现在的形势看,中国战场的情况远远比历史上要好得多,日本提前对美国宣战更是将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改善了不少。在罗斯福总统的干预下,租借法案也已经生效,现在第一批大约十个步兵师的装备已经运到了印度,马上就可以给远征军换装了。
而远征军由于一些原因也没有出现历史上那样的惨败,更没有败走野人山。所以整的来看,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形势很好,提前结束战争也是很有希望的。
对于小日本蚍蜉撼大树,偷袭美帝夏威夷,然后同美国开战这件事,马铮只能说小日本太不自量力了。
当时小日本虽然欺负一下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可以,但是跟美帝比起来还是实力差别太悬殊。小日本同美国开战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中国,现在有了美英的牵制,中国的国际环境改变了很多。
不过现在小日本也没有闲着,有了东南亚的那么多的战略资源作为后盾,在今后的两年内小日本的不管是国民经济还是武器装备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而且短时间内美国能起到的作用还很有限,尽管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o年美国gdp达到2ooo多亿美圆,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
此时美国6军只有可怜的1o万人,所有的编制也就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oo多辆,甚至排在已经被灭亡了的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所以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形势还将会一败再败,在最少一年之内,东南亚依然是小日本一家独大。
但是马铮却知道美国这个巨无霸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惹得起的,就像山本五十六所说的那样,偷袭珍珠港并不是日本人取得了多大的战果,而是他们吵醒了一个巨人。
美国在参战后,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o5o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
而整个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谢尔曼坦克。所以和美国人硬抗,小日本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几年的苦战,中日两国的实力也生了重大变化。